他是著名的拳击运动员,两届奥运金牌得主,以及WBO世界拳王金腰带获得者,妻子曾是央视频道的主持人。
夫妻俩可以说是要本钱有本钱,要人脉有人脉,于是在2017年正式退役后,邹市明选择开始创业。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曾经一拳一拳打出的财富,如今却一点一点的消失在创业路上。
七年时间债台高筑2个亿,卖掉了北京、上海、贵州、美国的多套房子仍然填不上窟窿,还多次被爆欠薪欠保。
这对夫妻究竟是怎么走到这般田地的呢?
邹市明从小就展现出出在拳击方面的过人天赋,年仅18岁时,就凭借卓越的天赋和刻苦的训练,进入了中国国家拳击队。
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他在这个全球瞩目的舞台上,获得了拳击的铜牌。
尽管成绩斐然,但邹市明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2008年,北京奥运会,邹市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在祖国的土地上,邹市明凭借一身不屈的斗志和精准的拳法,成功夺得金牌。
这一刻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整个中国体育的骄傲,邹市明也从此成为了中国拳坛的英雄。
他迅速适应了职业拳击,迅速在职业拳坛上展露头角,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傲人的成就。
赢得了包括WBO国际蝇量级特设腰带和WBO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等多个拳王头衔。
比赛的奖金、代言和版权收入让他的财富不断积累,2015年他的出场费已从最初的30万美元涨到70万美元,而他的年收入也突破了2500万人民币。
凭借这笔可观的财富,邹市明在美国、洛杉矶、上海等地置办了不动产,享受着他在拳击赛场上打拼出来的成功。
伤病退役开始创业
2017年,邹市明因为伤病宣布退役,结束了他辉煌的拳击生涯,与此同时他开始选择创业
作为奥运冠军和拳王,他们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和启动资金,在他们看来,凭借自己的名气,创业之路应该会更加顺利。
他选择开拳击馆的原因主要是希望能够将拳击科普给更多人,吸引新鲜血液加入拳击。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如预期那样顺利,虽然有一部分拳迷慕名而来,但远远不够支撑拳馆的运营成本。
人们对拳击这项运动的兴趣远不如篮球、足球等其他项目,特别是家里条件好点的孩子,更倾向于参加游泳、滑雪这些“优雅”的运动。
本以为名气可以带来丰厚回报的邹市明夫妇,很快发现了现实的残酷。
于是冉莹颖开始涉足餐饮行业,开了一家“冉味私房火锅”,然而火锅店的价格过高,且并未迎合大众的消费水平,导致生意惨淡。
拳击馆也因经营不善,面临着持续亏损的困境,夫妻二人并未轻易放弃,他们仍然扩大了业务,想通过更多的投资来弥补亏损。
创业受挫债台高筑
随着亏损的积累,邹市明和冉莹颖不得不开始出售他们的房产。
在美国的别墅、北京的豪宅、上海的公寓,甚至他们在遵义和其他地方的房产,逐一变卖。
邹市明曾经以为,凭借自己在拳击领域积累的声誉,创业之路应该并不会太难。
但他并没有足够的商业管理经验,在拳击赛场,他有着敏锐的反应能力和极高的身体素质,在商业赛道上这些优势并没有帮助他成功。
其是当拳馆的生意不如预期时,夫妻俩没有及时调整策略,而是继续扩大规模,希望通过更多的投入来挽救局面,最终导致了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由此可见商业并不像拳击那样直白,市场并不是凭个人努力就能征服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俩的债务愈发沉重。
不过邹市明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他的一生失败了。
正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所说:“我现在连0都没有,过去对商业理解太简单。”
也许未来某一天,他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道,而他的创业故事,将成为更多人进入商界时的重要警示。
四、运动员的创业困难
其实运动员的创在中国体育界并不少见,不少运动员退役后选择自主创业,但成功的并不多。
李宁虽然创办了市值达数百亿的品牌,但也曾面临过巨大的商业困境。
张继科则在茶饮投资中遭遇了合作伙伴跑路的悲剧,最终陷入了财务困境。这些运动员们都曾想着在商业世界中再次证明自己,但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运动员转型为企业家的道路并非坦途,毕竟在体育场上,运动员只需要依靠身体和技巧。
而在商业世界,他们需要更加全面的能力,包括市场分析、团队管理和商业策略的制定。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