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西北大学拟撤销汉语言等7个本科专业,全国高校为何出现专业调整热潮?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4-8-28 11:25
标题: 西北大学拟撤销汉语言等7个本科专业,全国高校为何出现专业调整热潮?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专业优化调整频率明显加快,大学本科专业的撤销和新增已成常态。
: c2 |0 c$ i: N3 y今年以来,国内有多所高校陆续发布公示拟对本科专业进行调整。其中,四川大学拟撤销31个专业,兰州大学拟撤销3个专业,湘潭大学拟撤销7个专业……陕西高校也不例外。
. w9 X$ ~0 ]) u& c( c
* `* V3 n5 O! T3 [" I3 |' S$ t最新一个是西北大学。8月23日,西北大学正式发文,拟申请撤销本科专业多达7个,拟申请备案专业有4个,另外还打算将城乡规划专业的修业年限调整为4年。西北大学汉语言专业,并非汉语言文学专业
) e" k2 \3 y+ \( h2 r9 t
; ^9 d" [* Z: b9 A6 k8月23日,西北大学发布《关于2024年度西北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公示》,拟申请撤销汉语言、金融工程、财政学、管理科学、图书馆学、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共7个本科专业,拟申请将城乡规划专业的修业年限调整为4年。同时,还拟申请备案4个专业,分别是:人工智能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字经济专业。
& U$ i% `+ y" g2 `9 f% n9 E* g! I4 w6 Y: M( D3 ?
根据西北大学官网介绍,西北大学设有87个本科专业,其中3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次拟撤销7个专业,动作不可谓不大,尤其是汉语言专业的撤销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8月27日,百理君了解到,西北大学汉语言专业并非汉语言文学专业,通常所说的中文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个专业正常存在。学校出于专业招录情况、就业情况、学校资源配置情况,综合考虑,拟定这样调整,目前还没有最后确定。
. c8 t' X* O. L# Q5 l% d; ?& B. {* x/ u: A, s, J, D4 `7 u, B/ b
西北大学并不是今年第一个拟调整本科专业的陕西高校。 7月2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官网发布《关于对2024年拟新增与撤销专业的公示》,拟增设生态修复学、生物信息学、土地科学与技术、智能建造、数字经济等5个本科专业及法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撤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3个专业,预申报运动训练专业。 8月19日,西安邮电大学官网发布《关于2024年调整本科专业情况的公示》,拟增设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撤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同时还特别明确智能视听工程为调整专业名称。 8月23日,西安财经大学官网发布《关于我校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拟增设本科专业和拟撤销专业的公示》,拟增设数据科学、 足球运动两个专业,撤销农林经济管理。
7 p( D; b+ a4 ]% @
3 d, S  o* n: g: _4 E通过公开消息可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陕西高校,也在开展专业设置调整工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今年3月份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度新增专业、撤销专业、专业调整及2025年新增专业预备案申报的通知》中列出了相关的各种具体要求,十分细致——
& V$ M' A% f7 l8 x
5 [  x6 ^8 X& |/ L8 C7 z& {对于申报专业,强调必须是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设置专业,确保新专业质量达到设置要求。对于达不到《标准》基本要求的专业,原则上不予备案。对于生师比过高或专业数量超过5个的学院在没有调整优化计划的前提下不予增设新专业。
* N" j+ I$ j( a! s
# {9 O* \( T8 z6 f8 f( E与此同时,新增专业还须具备7项基本条件:' `+ \8 `' r2 f# n

5 c+ @7 L8 x9 W1 ^' L- N; J1.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规划;$ k& l1 A+ l# \

/ L+ _8 I: t6 T% U$ I& K4 w2.已纳入学校专业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有保障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7 x: C* C# t2 Y, ~

# c+ s) F$ S  x# V9 A" P, R6 c3.有相关专业或专业群为依托;% }4 G' O2 K0 C! v" S% Q% X
4 K( c, _( w/ y* ?; s
4.有旺盛的社会需求(拟设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情况);
; L& `, W* @+ q% `' v+ r) \' e' V8 e/ {& u+ v6 W( r5 W- |
5.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 G& G! K' g& v% \4 h% d! z$ ]5 n3 g: Q6 m
6.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 Y- _% i' ~0 H3 J4 g

- Y/ c  Q* m$ M$ Q* i2 `: h$ P7.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
1 \; }! O2 L/ u( E- h0 J1 z; e8 r$ M+ s& B
对于跨院(系)设置的新专业,相关院(系)必须协商落实上述办学条件。
! T8 n! e3 {1 _5 p3 K% J& i* L
9 B5 Q9 M: y7 l% R! Y" h, m同时还强调,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设置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优先设置契合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对接当前急需的新兴产业和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就业形势好,文理、理工等交叉融合的新专业。
# S- W# e  ?2 d. C6 v8 }3 \" D9 P- p' @1 E$ l
对于新增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则强调依托学校现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本科专业申报,重点支持增设国家急需的电子信息、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生物与医药等相关领域的专业。
# w. [: g) p, ?# i% i" r% v* U; t4 x; m+ {, w$ N( q- u  e1 G! _
对于撤销专业,要求是:连续5年不招生的现设专业,原则上应按撤销专业申报,新增本科专业的同时加快淘汰老旧专业、“同质化”专业,各单位应主动撤销不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定位的专业。
  z8 E" t: ]6 W- B6 ~7 c
9 T- M. N, U$ N" ~, |此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还将从严控制艺术类专业设置,申请增设艺术类专业的,应符合办学定位,并已列入正式发布的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关于做好2024年度本科专业申报及预备案工作通知》,对于申报新增专业基本条件的要求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基本一致,但撤销或停招专业,则分为三种情形:; `' P8 Z5 @; q$ F+ p6 @4 g
# ]% z" {/ j9 A/ {# P1 x
一是,学校将现设本科专业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师资条件、学科支撑等质量成效,作为撤销或停招专业的重要依据,并按照《陕西省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实施方案》要求,适时撤销布点超过全省本科高校数50%且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低于本专业全省平均水平的专业。
" S& x& u6 j9 v! ~4 a$ H- r. x4 x' Q$ W! a6 ]9 s3 i; h2 o1 Y. m" ?
二是,2023年度已纳入学校《2023年-2025年专业设置调整实施计划》,经校长办公会审议批准2024年度撤销专业,本年度学校将直接撤销。/ Q  L; P4 |$ g6 ~' C

: Y% J: l  N7 b, P2 t三是,学校应主动申请撤销不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率过低的专业;主动申请撤销或停招学科支撑力弱、专业办学质量不高、不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专业;连续5年及以上未招生专业,学校直接按撤销专业申报。
' v* p+ ~* v4 H4 v0 m" Z4 U9 z+ ^8 m$ h; g0 g/ |$ V4 U7 G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高校发布的公示里出现了预申报专业。这是因为从2023年起教育部正式施行新增专业预备案制度。即,计划申报新增专业,须提前一年进行预备案,提交增设专业理由和基础等材料,第二年方可正式申报。为什么这样做?未来发展如何?
6 b7 K. Q$ M2 I/ z5 c& J0 z2 ]1 ]: {3 O7 v8 T9 u
全国高校纷纷调整专业,为什么这样做?未来发展如何?围绕一系列问题,8月27日,百理君采访了多位专家。
# R# [: _& K5 C& w1 t& |( N( K
- v2 M& I. a3 W2 Y* H8 L8 ?9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
6 x# [4 d: t0 ]4 G4 o$ k$ @( c! x$ p1 V* q% ~# y) c
去年开始高校进入了“学科专业密集调整期”
/ o, k. ^3 F' B
- m  K; {  w4 S: D9 K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分析,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到,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可以说,近年来高校新增、撤销专业“动作大”是必然的。但社会舆论不应以新增、撤销专业的数量来评价优化学科专业的成效,而要关注高校新增、撤销专业,是否进行严密的论证,是否符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不要追求速度,而要强调质量和特色。
0 u8 e* C* u4 [0 ?. d0 T0 C+ d4 h& O) q  j3 V
熊丙奇分析,从去年开始,我国高校进入了“学科专业密集调整期”。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当年本科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专业布点3389个,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其中,新增布点1673个,撤销布点1670个,另外,共有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这是具体落实此前的本科专业设置优化调整改革,加大优化调整力度。
/ B+ F. d+ X4 j8 Q- @1 ~% L& c9 c
. Y- |2 C( N- X: M* v8 Q: R6 g6 U熊丙奇提醒,在具体调整专业设置时,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高校新增专业,大多为舆论关注的“热门专业”,但这些“热门专业”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学校是否有条件把这一专业办好,还需进一步深究。如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498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209所高校成功备案或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是顺应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需要,但是,如果高校不顾办学定位、办学条件,一哄而上举办这些热门专业,就会出现在有的学校,这些专业办学质量缺乏保障,以及由于同一类专业招生规模大,社会需求跟不上而出现“热门变冷门”的问题。概而言之,各高校应该利用此次优化调整专业设置的契机,推进学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专业设置的专业机制建设。" j8 V1 R  N' l& k. c! p6 P4 n
) ]" L6 A4 F, @* r8 {* k
▍陕西科技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林梅:9 Q- O( J  G# h7 W5 l4 _6 f
5 D: C8 _* S6 a( H0 @
未来方向为跨学科融合,要妥善安置所撤销专业的教师
( J. u2 y2 h+ o; h9 Q6 K, Y7 d0 n4 L; P  C/ P' d
陕西科技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林梅说,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化,导致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在不断调整,一些传统专业不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与智能技术、数据分析相关的专业以及环境科学、运动科学等领域的专业则顺应时代趋势和市场需求,为适应这种变化,高校顺势而为,优化专业结构,集中有限的资源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提高教育质量,避免资源浪费。3 y2 k4 m: t; c

% e/ @; u- I3 e; R8 I3 T& {在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将朝着跨学科融合的方向迈进,这代表着各个学科之间的传统界限将逐渐变得模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将变得更加深入。此外,高校学科整合将朝着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教育将与产业和研究紧密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 d' I9 T% C, D9 g9 W( E( ~' q* Z+ G1 z7 J4 v/ d  O2 n0 o
林梅表示,对于被撤掉专业的老师,高校应采取一系列妥善的安置措施,以确保既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又兼顾教职工的个人职业发展。高校应鼓励并支持这些教师根据个人兴趣、专业背景及学校需求,转岗至其他岗位,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相近学科的授课、实验室管理、教学辅助等岗位。对于部分希望寻求更广阔发展空间的教师,高校应积极推荐他们到相关企业、研究机构或教育机构工作,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1 \# S" D8 c: m* L
0 A  i/ w0 H% A# ?$ a5 ?
林梅提醒,在进行专业调整时,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联系,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数据分析和专家咨询,确保新增专业真正符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方向,避免盲目跟风或资源错配。同时,对于拟撤销的专业,也应进行充分的评估,确保其不再具备发展潜力或市场需求,以避免浪费教育资源。
8 A) u1 J& J, G; r# s; O0 h6 S8 O4 `" y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专家孙光峰:0 d# t! y2 U% ?% Y

5 s: D$ l. x4 U专业为王,出生率下降,高校正在未雨绸缪8 Z8 J9 X! K. a* m. U' {8 S

0 U+ x: R4 u! B: I& _2 B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专家、华南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孙光峰分析指出,高校里,有的专业就业情况不乐观,因此就会有招录不满的情况,专业口碑就会受到影响,家长现在很看重专业的就业情况,再者目前教育部对高校就业率的监管也是很重视的,所以高校对专业做出动态调整,同时申报新的专业。
0 x$ P. O# t  @; O0 W$ @! Y/ K( Z9 E* ^$ @2 K/ Q1 P
孙光峰分析,高校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出调整,是与时俱进的表现,现在是“专业为王”的时代,我国新生儿出生率在下降,多年后会影响到高校的招录,高校这样做也是未雨绸缪,保留优势学科,立足长期发展。此外,关于专业撤销后教师的去向问题,孙广峰表示,可以调整至适合任教的专业或行政等岗位,总之,不能为了老师不失业而让学生失业。
1 d' h2 D& I/ B4 S
+ j, f  Y) Q# ~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