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q+ r5 C2 v) Y! n 拜登迫于压力退选,哈里斯获提名问题不大:随着民主党党内公开呼吁拜登退出竞选的声音越来越大,拜登7月21日正式宣布退选。你怎么看拜登这一决定?他算是被迫退出的吗?, S& u, w2 H4 o5 Y# u" q. x& w
1 N. ]7 D( s( a8 l" }
吴心伯:我认为这是拜登在重重压力之下做出的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事实上,拜登年初曾经犹豫过要不要竞选连任,但在他的一些顾问以及家人的推动下决定参加竞选,后面也顺利锁定了民主党党内提名。: K$ F4 q5 v$ i1 ]9 ^, A
" Z1 H0 ?2 d' R1 O 但是,今年6月份的首场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后,民主党内反对他继续竞选的声音就开始一浪高过一浪。但我觉得最终迫使他做出退选决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民主党内的重量级人物,如舒默、佩洛西等也开始呼吁他退选;另一个是民主党的重要“金主”开始表示不支持拜登继续竞选,搁置了对他的竞选资金捐助。这两个方面的压力是让拜登做出退选决定的关键因素。从内心来说,估计他是很不愿意退出的,但现在也只能面对现实。
当地时间2024年5月9日,美国华盛顿,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左)和总统拜登抵达白宫东厅参加活动。特朗普也对拜登退选作出回应,他说哈里斯将比拜登更容易被击败。你认为从特朗普的角度而言,他是否也需要调整其策略? V3 Y( b4 [+ m4 L, m% l1 k ( C i$ T+ `+ B) U3 h1 y 吴心伯:对于特朗普来说,他显然不希望民主党换人,他对拜登获胜的把握大得多。现在民主党可能推出哈里斯,他也不得不调整竞选策略,接下来他可能要重点争取女性选民、少数族裔选民的支持。本届美国大选出现了一系列罕见的意外,你认为这反映出美国政治的哪些问题?吴心伯:我觉得它更多的还是反映了美国政治的“新陈代谢”放慢了。2008年奥巴马当选总统以后,很多人觉得美国政治在走向年轻化。但是奥巴马之后,先是特朗普后是拜登,这让很多人感觉美国政治演变的活力大大下降了。* e3 A J- X8 k. L3 \1 I: z) |
) o8 a" P, m! j$ X
但这也和美国政治的很多结构性问题有关。美国的两党内部特别是民主党这边,等级制非常明显,党内“大佬”对党派的操控力也非常强。民主党文化讲究论资排辈,你在党内高层待的时间越长,掌握的资源就越多,也就越有利于你保住当前的位置。而这也就意味着,年轻的民主党人很难冒出头和这些“大佬”竞争。5 m+ z7 o1 w `. i; i
* \- D/ f2 I: L) L( Y! h 另一个反映出的问题是,美国政治暴力加剧了。此前我们比较担心的是美国右翼变得更加暴力,现在看来这种暴力还在扩散,这一点从特朗普遇刺就可以看得出来。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大选未来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7 p' c4 V2 S! |, G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