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当天,经公安机关查勘调查后认为,黄先生父亲患有抑郁症,系自己坠楼身亡,排除他杀可能性,决定不予立案。记者查看黄先生父亲生前病历资料看到,5月17日,其以“反复头晕、头痛、行走欠稳5年,再发头晕1天”入院。 1 E4 h |5 y7 U% R% x/ V' Q1 z1 Q" \3 o$ k) f! c
入院诊断包括脑动脉供血不足、焦虑抑郁状态、高血压、左侧颈内动脉狭窄(中度)、颈动脉硬化(并左侧斑块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个人史、前列腺增生、颈椎退行性病变、胆囊结石等10个问题。4 s+ Z, O0 c b* T5 I
; J6 T. o x$ J# o* |" E 入院后,医院予以二级护理,抗焦虑抑郁、改善睡眠、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降压、抑制前列腺增生等对症治疗。 0 H. P3 X* F. a& D; L1 c 4 A" }! D5 f& v' Z 家属质疑医院看护等级不够3 T4 f8 [9 J9 t8 C/ r1 e" L7 e7 d( R
( H+ q6 b" O& y0 y' t1 k) ? “医院给出的是普通二级护理”,黄先生认为,东莞康华医院给出的看护等级不够。 $ M" Y# d2 |+ D- @8 `6 n; O C : g% q% A `6 ^ “我父亲今年3月份跟5月份以同样的病情住院,但医生给出的患者护理安全知情告知书打钩的地方不同。”黄先生事后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了这些细微差距,但他坚持称5月份父亲办理入院时,医生并未告知需要家属陪同。 # J- U, ~" Z5 s8 g( l2 L/ Z3 P6 ~+ J; l" P9 W6 J
对于父亲住院期间,家属为何没有随身陪同护理,除了黄先生坚称的医院没有告知需要家属陪同外,跟今年3月份父亲住院经历也有关,“3月份那次住院,医院也是没有告知需要家属陪同,加上日常父亲自理能力尚可,住院期间,家人都是白天过去探看,也没出现多大问题,加上是一直治疗的医院,所以5月份我们也是没有家属陪同”。 ' e1 r" E4 E/ d+ J* Y" h$ u3 m. v) Z" V3 b& e2 u$ j" Y8 v
黄先生认为,医院存在疏忽才导致父亲的死亡,希望医院能负责父亲的丧葬费用,但与医院协商无法达到一致。 * s N7 r; G) s9 e# Y$ w8 J* J; s* ]( f M ~/ A& q8 j* G' N
6月17日,东莞市医疗争议专业调解委员会介入调解,但经调解,医患双方意见依旧未能达成一致,该局建议双方委托东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心对本案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j9 @2 w5 E. A" @8 J3 G3 U7 R2 R/ Q! N& ?9 |
因为考虑到并非医疗事故,黄先生及家人并没有选择委托东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因与医院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目前,黄先生已委托律师打算起诉医院。 2 i* D8 o/ x- H$ ]: G& X . b* `- x6 |- }4 X2 h: w) | 根据黄先生提供的委托律师初拟民事起诉状,黄先生及家人的起诉理由是,黄先生父亲住院治疗期间,医院应对其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场所,履行护理、管理义务,对患者人身安全负有保障的义务,但东莞康华医院存在诸多失职之处,对于患者坠楼死亡的后果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I: ~- S$ R/ B' r# X- G. K! l
9 f8 \3 X* @) S+ o
起诉状指出,患者近一年以来一直在东莞康华医院诊治,医院对患者的病情充分了解,亦清楚开药情况,但患者入院治疗时,医院既未对患者进行自杀自伤风险评估,亦未告知家属需对其进行24小时陪护或加强陪护。 , s' a0 X' {( h2 d* A9 ^ 7 ` a) H3 R0 P 该起诉状进一步称,黄先生父亲长期患有抑郁焦虑障碍,存在自杀念头,医院为黄先生父亲开具的长期服用的富马酸奎硫平片、阿戈美拉汀片、劳拉西泮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等治疗抑郁焦虑的药物,也存在自杀想法和自杀行为的不良反应。4 n+ ^6 H& u; j, J& b)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