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对话董宇辉5 B% p- ]3 O9 L9 O. j5 Q0 x
7 L) ^1 r3 `. W! O4 m! I- Y
不过,在直播中,董宇辉对余承东的有着另一番评价:“一提起技术,您口若悬河,思维极其活跃。” 0 k/ ?: Q# q) @5 ~0 c) }* ?5 q r. l( Q( v
余承东表示,他加入华为时,华为只是一个200多人的小公司,发展到今天,华为已拥有21万人,其中差不多一半是研发人员,一年研发费用几千亿元,研发费用排在全球前几位。“华为能走到今天,也是因为我们公司的这种最基本的精神: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 z( L# I6 P2 K
8 S" {% g' A. Q5 I, M
余承东表示,华为能走到今天也是因为任正非坚持了最基本的精神,比如对管理者一直要求自我批判精神,“不止自我批判也批评,我是经常挨批评的。”余承东说,他觉得虽然批评有些地方是有误解的,但有些地方也是自己做得不足。“(批评)说明对你有要求,希望做得更好,很多地方自己和团队做得不够。” * j/ W: |2 B1 f . X1 e- @2 A2 H; \松山湖有多厉害? ! [! v' H' A: c7 Z, k" z' q# `( C# i9 N o# M( @) K
据了解,本次董宇辉走进的东莞松山湖,来头也不小,尤其是近年来在华为的加持下,其发展也愈发迅速。 % M, O A) N. [1 E! q+ a' L3 D: C! A 2 J" j: r2 `3 m据了解,华为和东莞松山湖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年,东莞松山湖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设立华为南方工厂,并于2009年正式投产;2012年,双方签订投资协议,设立华为终端总部;2018年,华为溪流背坡村正式亮相,湖光山色之间,科技之光闪耀……$ u0 l: y/ y/ a% {7 | a* @: w* d
$ l @, x1 d7 p% Q& g8 q- u3 Q
华为和东莞“双向奔赴”的城市叙事,始于手机,不止手机。自2019年起,广为全球关注的华为开发者大会连续6年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举行,见证从鸿蒙横空出世,到“纯血”鸿蒙的诞生的全过程。7 k/ P* M$ ]3 j, I9 N7 r, E& v+ M
1 S5 P6 X; m S而这一切的背后,也离不开东莞的前瞻布局。2001年,东莞投子未来,提前谋划发展模式转型和创新,从大朗、大岭山、寮步三镇交界处划出一块72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定名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将其明确为未来东莞的经济科技中心。抱持“再造一个东莞”的目标,松山湖自此而诞生,成为东莞当时面向未来下的“先手棋”。* v) n+ u! k' S& B( E
9 e/ M5 ]5 ^4 y6 p ?4 H
建一座城,需要久久为功。2010年,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授牌,正式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2014年,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松山湖高新区、东莞生态园统筹发展,打造成为东莞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新兴产业策源地;2015年,松山湖高新区正式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20多年来,松山湖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构建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