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8 \: x& H+ I& _" q2 u- \艾米报名参加了跨店满减活动,“最开始几天销量还有明显增长,没几天就和平时区别不大了。”如今,店铺每天的销量不过十几单,比平时高不了多少,“(比起往年618)带孩子的时间倒是宽裕了些。”艾米抱怨。# ~/ ~9 n6 k+ G" F8 F' j- R$ c
7 J$ H2 \" o V7 V9 n& u
她认为,这是平台促销太频繁、618大促活动战线太长导致的。“618大促从5月20日就开始了,提前了近一个月,可能消费者觉得什么时候下单都行,不会再像往年那样集中在大促几天。而且,淘宝几乎每个月都有促销活动,力度不比618小多少,消费者也没必要在618期间集中购物了。”' M% \8 E& j/ Y
; `7 F# q( g! V0 t. H
她决定退出618。7 D m+ _9 Z6 N
- ^6 T" _7 q0 d' n* K& v. h( b2 }' S这是有风险的举动。多名淘宝、天猫商家告诉新京报记者,参加大促活动的商家会被优先展示,得到更多曝光和流量。一家宠物食品店店主记得,她从2022年开始报名参加618大促,“不参加大促那些年,我本来平时卖几十单,大促时期每天就只有个位数的订单,有时候一天一单都卖不出去。”, T; c. y9 U7 ]9 f7 |2 h) s3 g
# A9 k. l- ]% y6 s9 n. m. X
但今年,艾米的担心似乎多余了——她自己在店铺里设置了满300元减50元的优惠券,退出了平台的618大促活动后,店铺的销量并没有下降。% M( a9 S7 M' {0 j& e& G5 y
2 ]# F F5 [) m+ @( Y: A" o“他需要的是其他门店商品的折扣,拿我们店当垫背,这样一来我们的退货率就明显上升了。” 0 C( p6 W0 ~' v: u, W: Z( a3 q8 w5 s. L1 T/ ~
退货率提高,不但会让店铺动态评分降低,影响流量,也关乎店铺的运费险费率:退货率越高,商家需要支付的运费险金额也越高,商家的负担就会加重。 & @0 v, v, N! n' N8 \ 1 g" e, t8 w4 }4 c1 \3 O) b而只要报名参加618大促满减活动,平台就会要求商家必须附赠运费险。 - O: M! Q2 v: H" L4 t1 u9 h2 o0 Z0 L* q0 A5 S" I( S) g+ A
“一单运费也就几毛钱,但退货量太高,很多单不但没赚钱还赔上了运费险,而且退货量越大、运费险价格越高,这就有些吃不消了。”艾米说。- s V G9 D; S; |2 x
3 [- }5 [8 B. {6 \她记得,端午节假期第一天(6月8日),店里的销售额有两千多块,但仔细看才发现,其中一半都是消费者为了跨店满减凑单的,下单后就立刻申请退款了。“平时退货率不到百分之二十,参加大促那几天,退货率都快百分之二十五了。” + Q o. n6 G; D# E' [0 R O+ [9 z) g; P6 ^$ _; W6月13日,女装品牌茵曼母公司广州汇美时尚集团创始人方建华在个人公众号发表文章,呼吁有关部门介入打击“强制运费险”。文章提到,退货运费险设立初衷是为缓解网购过程中因退换货而产生运费纠纷,本身是件好事。但随着平台竞争加剧,在电商平台退货率普遍高达60%的情况下,开通运费险还变成商家参加大促活动的强制性要求,为商家运营带来了巨大负担。2 C' `# w O7 P+ C7 u) }' T
, L7 m! }% }, w+ f7 d c# I
“强制运费险推高退货率,会产生大量无效订单。”方建华表示,一笔服装退货订单,在没有收益情况下,要付出约15元的成本,包含广告费、包装物料、快递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