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截图 * S! G$ K `: X( k, P2 n$ _$ y8 A. V: ~' ^8 v H9 E- S; f( i v
令人惊讶的是,无论是车辆的泊车系统还是车主本人,都未能及时察觉到这一异常情况。最终,这辆车成功泊入了车位,但前保险杠已被撞得面目全非。! s# M9 o. a/ d4 f, O
- U1 j* M3 l! {4 a; t此事引起网友热议:“就问你停没停进去吧”“脸都刮没了,停还是停进去了,嘎嘎板正”“我说是自动泊车,但没说是无损泊车啊”。 / |$ N, [) D/ Q" x- E) }( g8 I5 G+ {
对此,5月15日,智己汽车自动驾驶中心项目总监王康发布微博: : K4 E2 R, u) v# Q' n; s5 Z+ g8 W5 Y/ Z. {7 s, E
智己IMAD团队在收到“LS6 APA自动泊车刮蹭工字金属立柱”的事故后,第一时间启动案例高优分析,并提出技术解决方案,采取改进措施;同时,售后部门已和用户取得联系,积极协商处理方案。 0 z e6 e5 k1 x/ P# v/ y: y( C ^8 q# e4 ]& g! g4 s作为智驾团队的负责人,我将自费承担这位客户的维修费用。" u8 P" D# _- t" p6 `# F
# ~% } ^, T& E; R9 R: O
关于事故原因,初步的技术分析如下:: V' f. ^. j+ g% d9 b c3 f
: l" Y( a* W5 b A9 `/ G8 y本次事故场景中,该细柱为“工”字形金属结构,且尺寸偏小;导致车载超声波雷达、摄像头等感知传感器构建出的障碍物位置精度不足,造成车辆与金属细柱发生剐蹭。针对类似自动泊车弱势场景,我们已采集了大量细柱场景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同步快速迭代性能更稳定的融合感知算法。通过最新的仿真测评,类似场景中金属细柱的检出能力和检出位置准确性已有大幅度提高;在通过进一步优化验证后,将通过OTA进行升级推送。 5 J0 d$ r/ N2 r2 s- [6 X* L; I1 `2 o! J' y+ ~3 B0 a& m
再次向该用户表达诚挚歉意的同时,也感谢所有用户的批评和指正,我们在算法和模型不断优化弱势场景,增强IMAD智驾功能的泛用性和稳定性,让用户出行更安心、更放心。! L, E0 B/ \5 s% s. ?$ D0 l
; p; F( [+ P; R9 w. u5 w# p; r @
随后,IM智己汽车官方微博转发回应:1 ~. r3 @; B* I% a1 j7 v
$ ]' S5 e. y: l4 w7 ^ e
小编和康总一起道个歉,维修费用公司会负责的:关于“LS6 APA自动泊车刮蹭工字型金属立柱”事故,我们已和用户协商完处理方案。在此向用户诚挚致歉,我们将持续优化自动泊车对于弱势场景的应对能力,并通过OTA升级推送落地。再次感谢用户们持续向我们反馈IMAD智驾功能的使用体验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