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n% Q% @) A4 L P只读过小学的王发仁抱怨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而当地村民眼里的“知识分子”——退休教师郭义章也上了当。! e) m; A0 N0 I2 p+ k/ H
- o: `( N c: I8 \1 e) f; A“我是个很稳重的人。我教了几十年数学,做事谨慎是出了名的。”82岁的郭义章告诉澎湃新闻,他的退休工资每月打到邮储银行东云路支行的存折,前些年他将结余的10万元存为“定期”。2021年7月,唐姣香通知他10万存款到期,需要来银行转存。 ) t9 U C0 F( w% K. X" ` ( T) l8 x M9 F+ J郭义章说,见面后,唐姣香让他把10万元存款借给她,并称“周转”半年就行,利息比银行高。“她说,这钱存在她这里和存银行都是一样的,反正银行也是她管。”郭义章说,他当时询问借款的用途,唐姣香称是投资做生意——她在临武开了一个叫“富安娜”的床上用品店。郭义章当时没有答应她,而是自己出去考察,发现临武大道边确实有家“富安娜”店,生意还不错。) x( C: A3 _ F7 R, L" v
$ e a8 N+ B0 f( Y i' Z“亲自考察之后,我就放心了。”郭义章说,当时他将10万元定期存款取出来借给唐姣香。在银行办公室,他看着唐姣香写下借条并签名、按手印、盖私章,他还要求唐姣香在借条上加了一句:“到期未还,按法律程序处理。” : @" w; a6 f. O! i' ]7 d: g# x6 y2 @* s, s6 N4 d
“我当时觉得很稳了。她不可能在法律面前耍赖嘛。”郭义章说,后来他儿子也跟着借给唐姣香10万元。9 d l6 n/ h7 U& p' v
5 n) R: D3 n7 f: n4 K U2 i j' u当年9月,动膝关节置换手术花了8万元的郭义章,出院后去银行找唐姣香“取款”,却发现她不在银行了。 # l J/ \9 J2 |, w1 U" l * j+ b: U- H( M# v- d5 d" l h“我打二三十个电话,她才接一个,就是拖着不还钱。后来完全联系不上了。”郭义章说:“那段时间我偷偷哭了好几次。”+ W+ _/ S" l% {1 g; `
4 V/ G, l N( N# _
像郭义章、王发仁这样的被害人有两百多名,大多为邮储银行的储户。“借款”、写借条等“交易”行为,主要发生在邮储银行临武县东云路支行一楼的营业厅及唐姣香办公室。 # g8 m( C% r! C) m. J% E/ ^9 L) s+ @! i$ T6 d
唐姣香的“行长”身份,让她轻而易举地获得储户们的信任,其中包括许多辨识能力较差的老年人。% ?7 p. v1 B7 y: d7 e* h' Y% W
# h8 [' n. _5 n* |) J* x
分两次借出20万元退休金的曾庆贵说,唐姣香的银行工作人员身份,让他当时完全没有警惕心,“你在银行上班,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嘛”。7 h. r. J2 E' W5 y0 ^) s
* R9 [4 y+ y8 Q) |; D# K9 Y
第一次出借2万元时,被害人唐玉霞记得,坐在办公室的唐姣香用手扯着胸前的工作牌说:“我作为一个行长,还会少你这两万块钱吗?”) Y# \' a$ ]6 F/ Z" \
( f# a: u( _- E3 \. L唐姣香当时的“行长室”,就在银行一楼营业厅的通道里面。办公桌后面的墙上,至今仍挂着两幅“先进单位”的锦旗。被害人黄荣菊对此印象深刻。- p/ o# {; J8 W4 j+ ~" I* T- X
+ z" a0 I0 g/ l5 B. V( Z; Y/ S. T
黄荣菊记得,当时唐姣香指着挂在墙上的锦旗对她说,银行年年都有荣誉,“她说借我的钱是去完成任务,争取荣誉”。 0 E: u+ g( d$ m# P% Y0 P- X( Y5 P1 o$ ~' c
唐姣香出具给黄荣菊的两张借条上,在借款人签名下面还盖了印章——“临武县邮政局中心 邮政储蓄所”。 # V- E1 A* _% Z D3 Y' J2 E . e0 K# X3 F( }: O9 V被害人周美(化名)保存的借条也盖了印章。周美至今记得,2016年2月她拿着20万现金去存款,“柜台的那个女的说,你去找唐行长咨询一下”。当时她进入唐姣香办公室,见到了这位女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