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美国拒签、遣返中国留学生调查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4-5-16 11:16
标题: 美国拒签、遣返中国留学生调查
5月8日,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称美国2023年向中国学生、学者及其家属签发了10.5万份签证,99.9%的持签证中国学生在进入美国时没有碰到任何问题,目前总共有超过29.2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各地的大专院校学习。他据此得出结论——美国“真诚欢迎”中国留学生。伯恩斯给出的数据通过公开渠道都可以查到,但其结论似乎与很多中国留学生的感受不太一致。近期,美国边境执法人员持续无端滋扰、盘查、遣返中国来美人员特别是留学生和学者,在广大中国学生中产生了“寒蝉效应”。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学者公开披露他们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有学者表示,即使只有0.1%的中国学生在进入美国时碰到了问题,其产生的影响也可能是100%,希望美方言行一致,落实中美元首关于加强和便利两国人文交流的共识。 “有效的美国签证并不能阻止这些中国研究生被驱逐出境”
# M7 c7 _0 {$ f! n5 q  去年5月,26岁的徐健(化名)在美国得州获得数据挖掘和数学研究生学位后,就去墨西哥度假了。然而在返回美国时,他被带到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的一间“小黑屋”里,接受有关学业的盘问。据美媒报道,当这名中国留学生提到他对机器学习这一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感兴趣后,他注意到美方盘查人员的语气和态度发生了变化。徐健的电脑和手机都被搜查了。此时还持有学生签证并正在等待H1B工作签证的徐健被告知,他的签证被取消了,将无法再进入美国。  j! O% A6 E% ]% ]) P0 y

8 f; s  ~  [/ i  n3 u0 v/ s" a1 V  徐健并非唯一一个持有效证件但仍被美国无理驱逐的中国学生。《华盛顿邮报》今年3月的一篇报道称,6名中国学生和两名访问学者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都表示,他们在抵达美国后被盘问有关其研究、家庭以及与中国政府的可能联系,之后两人的签证被取消,并被立即遣返回国。
/ \. t5 W& G7 d5 A& H: J9 D  X& j4 q; e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表示,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7月至今年4月8日,遭美方无端滋扰盘查遣返的中国公民近300人,其中持有合法有效材料的留学生超过70人。2023年11月以来,仅在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就发生了10起中国留学人员入境时受滋扰、盘查并被注销签证遣返事件。美国国务院则称,近年来,在美国海关被拘留并被禁止入境的中国学生人数保持稳定,在抵达美国的中国学生中所占比例不到0.1%。美国国务院和国土安全部拒绝提供与其他国家相比的数据。4 x7 ^9 v) I& L* L

2 E+ \  s3 B" S5 D1 T- w7 D  “有效的美国签证并不能阻止这些中国研究生被驱逐出境,机场接连发生的事件对赴美寻求科学博士学位的人产生了‘寒蝉效应’”,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今年3月报道,在过去3个月里,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其他美国主要研究型大学都出现博士生在从中国探亲返美时,被拒绝入境并被立即遣返回国的情况,其中一些人被禁止在5年内入境美国。他们被禁止入境美国并遣返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他们所在的院校正在寻找解决办法,以帮助这些学生完成研究并获得学位。& j. M. S- ]0 P  X( \! [; u
5 h2 G4 d6 v( b/ a8 X/ i
  一些被美国拒绝入境的中国学生没有接受媒体采访,因为担心这可能会危及他们入境美国的机会。不过,有些人还是讲述了他们的经历。其中一名学生在社交媒体记录了她2023年12月在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经受的50个小时折磨,包括8小时的审讯和被边境执法人员搜身、12小时的单独监禁等。这名学生最后购买了一张3700美元的单程机票回北京。3 c9 x: x  L  j. V
) }% p, E  k3 z6 a! v8 v2 E# }- [
  美国的做法让许多中国学生思考:为了获得美国学位,付出的代价到底是否值得?一名曾在美国留学的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有的学生暑假回国后被拒签就无法再次前往美国,只能去其他国家继续完成学业。6 q& j& B2 w* L8 b. k" W

9 o4 f1 u: `3 V  《纽约时报》2023年11月报道称,根据美国国务院的调查,过去3年,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已有所下降。一名业内人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最近几年,可以明显感受到前往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有所减少,这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包括申请者的经济状况、语言水平等,但无法否认的是,某些特定专业的学生在申请美国大学和签证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 w4 S9 A- Y( S! K# B2 v" r% g
/ G8 V1 Y$ P( {. |9 K  “学生交流的减少对(美中)两国之间未来的相互了解尤其有害。”昆山杜克大学前常务副校长西蒙对美媒说。该校是杜克大学和武汉大学联合创办的中外合作大学。西蒙对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减少表示担忧:“我担心,我们也许不再帮助中国人了解我们。”
/ E$ I  z( D# i) \$ d8 G2 U6 _( U% v0 R5 r
  过去3年,已有5000多名中国留学生和学者被拒签或遣返,但影响远大于此
( b+ T2 V5 R6 C/ I; A+ f2 j; {9 @$ g# v' u5 C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遭受无端滋扰盘查的中国赴美留学生,都持有有效签证,而因为特朗普政府时期签署的第10043号总统令,很多中国学生在申请时就遭到美国拒签。该总统令以国家安全为名,暂停和限制所谓与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机构”有关联的中国公民通过F或J签证进入美国进行研究生以上学位学习或从事科研。) H8 j, ~0 F  K  b3 L6 j
6 d. O3 r6 I, x6 ]9 D6 B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3年多时间里,已有超过5000名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因美国第10043号总统令被拒签或遣返。美国国务院的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领事官员根据上述总统令拒绝了1964份中国公民的签证申请,2022年拒绝了1764份申请。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发文称,这些数字明显低估了该总统令造成的影响,因为那些预计会被拒签的学生和研究人员从一开始就不太可能申请签证。$ A& N) \; Q$ N" j! o" a
4 g8 w* m4 }/ v
  《环球时报》记者以留学生身份向多家留学机构进行咨询时了解到,如果毕业于美国所列“黑名单”中的某些特定院校的特定专业,如量子计算、大数据、半导体、5G、先进核能技术、航空技术、人工智能等,这些学生都被建议不申请美国院校,因为即便最终被美国学校录取,在申请签证时,被拒绝的可能性也很大。4 Q; k# i( r4 P. @% K: U
2 L4 R; M) G1 R  {8 D2 ^8 r# s
  新东方前途出国重庆分公司美国部主管邹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一些学生,如果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学校的学习背景,特别是一些高精尖专业的学生,在申请美国签证时遭遇的审核会特别严格,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拿到签证的机会。. ?7 ?4 j: d0 G1 g
" `0 B' s+ w4 }2 G( [% f1 `
  据《福布斯》杂志网站报道,中国博士研究生田苏(化名)2018年前往美国攻读人工智能专业后,5年没有回国。2023年3月,她决定回国探亲并更新签证,但美国驻华大使馆拒绝向她发放签证。田苏无法返回美国完成博士学位,只能进行远程研究。田苏的伴侣默里认为,田苏可能因为曾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而被拒绝入境美国。0 }* f3 [4 P0 O( e
& f+ |0 j* }, Y% u9 T' C& i
  英国《卫报》报道称,除了理工科专业,美方审查的专业甚至已经扩大到医学。报道引述一位研究使用人工智能模拟疫苗影响的中国科学家的说法称,他从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入境美国时被遣返。他此行是为了在哈佛大学医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我从未想过会受到这样的羞辱,”这名科学家在小红书上回忆了自己被盘查的情况。当时,他被问及在中国的硕士学习情况,以及是否能保证在中国的老师没有将他的研究传递给军方。0 E: r: E$ ]/ _- U) R

6 K" m( ]$ {( G( R& k  美国一家移民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伯杰表示,虽然受第10043号总统影响的中国学生人数相对较少,但是这确实产生了“寒蝉效应”,在申请美国签证方面,中国学生以及研究人员正在被“劝退”。
( Q5 V' B, s7 C1 Y
( P$ W# R* ~* T& M  近年来,选择来美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减少的趋势,让美国教育工作者和企业感到担忧,许多人想知道为什么白宫要阻止精英学生来美国。“我们在报告中分析了中国研究人员对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性,结果发现中国研究人员是关键论文的最重要作者。如果你要摆脱他们所有人……实际上,你将损害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谷歌前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这样说。
3 }, u" v: R8 d3 w8 N
2 W( O& x+ x/ _  美国《国会山报》等媒体报道称,美国国会亚太裔委员会主席、加州民主党联邦众议员赵美心认为,如果不能吸收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合格国际留学生,那么美国就会失去这些人带来的创新和经济生产力,学校也会失去他们交的学费这一经济来源。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会的一项分析发现,每1000名博士被美国大学拒之门外,就会给美国经济造成约2100亿美元的损失,即大学在10年内产生的专利预期价值,以及近10亿美元的学费损失。
! j7 G  w; _7 ]* L% t- n) |
* U; Z8 g& n( y" J" B  来自夏威夷州的民主党联邦参议员广野庆子表示,美国不应将歧视制度化,“在反亚裔仇恨和暴力在全美范围内仍然猖獗之际,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防止这种基于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的事情再次发生”。
* Q3 |7 r3 ?: [% i. c- |0 b, ?; Y$ C
  “留学生之间的交往对于塑造稳定和具有建设性的中美关系是不可或缺的”
9 m2 Z/ A# C* u! f3 u2 B  \3 e8 |; @( f* Z  |# E
  英国国际教育新闻网PIE News的报道显示,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一份数据,从2021年到2023年,美国学生签证的拒签率几乎是所有其他类型的非移民签证申请(如旅游或商务签证)的两倍,拒签率从2014年的15%上升到了2023年的36%。
# {1 r2 l  \  h
1 l- E& F7 Y. u( g! x  根据《2023年门户开放报告》,美国在2022-2023学年共有105.7万名留学生。中国和印度是美国国际留学生的两大来源国,来自这两个国家的留学生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的52%。2023年,中国仍然是在美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地,有大约29万名学生在美学习,但这一数字比2019年的37万减少了20%以上。
8 F* X( F; S3 X; H/ y3 {
; Q% A: C2 `9 ~. w, I0 M/ L  虽然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日前表示,99.9%持签证的中国学生在进入美国时都没有碰到任何问题,美国的大门是“向中国学子们敞开的”,但有学者认为,通过强调0.1%这个看起来很小的比例,淡化了问题的严重性。该学者表示,如果将这个百分比转化为具体人数,那么问题就很突出,相关表态避重就轻,通过强调大部分中国学生入境美国时没有遇到问题而忽略了美方需要反思和改正的地方。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一些研究领域的中国学生以及研究人员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这种政策不利于促进双方的学术交流和相互理解。这些行为虽然短期内影响可能不是非常显著,但从长远来看,会对中美之间的人文交流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同时,这也会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客观研究,最终对美国自身也是有害的。 % z& X6 |0 S4 N! c( g2 r

) ]5 O# M# j( P8 z  吕祥认为,只有增进中美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才能在彼此间建立正确的认知,从而确保两国之间能建立起信任关系。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人文交流是促进中美两国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能使两国能够更加客观、平衡和较深入地看待双方的文化、政治制度以及意识形态差异,形成相互尊重的基础,没有理由不加强这个纽带。与此同时,留学生是中美两国最有朝气和活力的群体之一,留学生之间的交往对于塑造稳定和具有建设性的中美关系是不可或缺的。李海东呼吁美方遵守承诺,落实中美元首关于加强和便利两国人文交流的共识。
( d$ k- n8 c/ x4 s6 I$ _: U, K" w6 o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