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后浪研究所”一篇关于北京女教师相亲的文章引起热议。该女子自述,“今年一共相亲84人,125人次,比上年减少15人,尚未上岸。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尬聊6个月。”
自言择偶标准很低
失败原因都是不心动
故事的主角是北京一名32岁的女教师李雨霏,今年32岁,北漂14年,2年前转教师并拿到了北京户口。
据她自述,从2017年开始,她征战相亲市场6年,每年见的男嘉宾越来越多,到2023年已经年均125人次。然而,心仪的另一半却始终没有出现。李雨霏说,她的筛选标准很低:男生身高在167以上,相貌端正即可。
但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众多“准入门槛”。
首先,因为李雨霏在北京郊区,地点偏僻,如果男生愿意长途跋涉来找她,才说明“有诚意”,然后进入“面试”。
能进入一面的有70%,但在见过第一面后,她便不再主动联系对方,只等待男方主动;
一面之后条件达标,并且热情主动的可以进入二面,这时候基本只留下10%-20%;
二面再往后还要3456面,又会筛掉一半。
她的策略就是走量,只要基数够大,最后总会剩下4、5个人。
“有时女生觉得这个男生快要凉了,就再主动一下。”
而最终失败的原因都是——她并不心动,而不心动的理由多种多样:
家是农村的不行;
家庭条件一般的不行;
玩咖小白脸的类型绝对不行;
戴大金链子的、单手握方向盘的不行;
发自拍的腹肌男不行;
快40岁的“老头”不行;
金融男不行,爱好太烧钱;
直接问生育打算的不行,因为这样的男生“会算计”;
体制内不行,因为他们“有点小优越小骄傲”,“过得很安逸”;
下了班就玩、喜欢享受生活的不行,“没上进心”;
文科男,搞艺术的传媒的、平时喜欢看展看话剧的也不行,太阳春白雪,相处不来;有个体制内男士说:“就想过点安稳的小日子,3000也是过,8000也是过,几千有几千的过法,几万有几万的过法”。李雨霏认为他这是在合理化自己收入低这件事。
既把相亲当项目
又想要“暧昧”的感觉
因为人数过多,难以记住,李雨霏建了表格记录每个人的情况,包括对方的地理位置、是否有房车、在哪里见面、由谁请客、自己是否回请了等等。
但她自己却既慕强,又奢望相亲对象能给她带来“心动”“暧昧”的感觉。
曾经有一个男士,刚开始有点激情。李雨霏“出于同情”,钓了对方6个月,没成。
但她却认为,成不成,非常大的原因取决于男生的捕猎能力——也就是主动出击。
最后,李雨霏和家里人都也都认同了“嫁错不如不嫁”这一观念。
现在,她依然保持每周末见2、3个人的频率,依然坚信能遇到对的那个人,“下一个有可能就上岸了”。
男多女少未必好嫁
婚恋是男女之间永远的话题。
据2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末,全国男性人口72032万人,女性人口68935万人,男性比女性人口多4千万人。
看起来好像每个女性都是稀缺资源,不愁嫁。
但由于性别观念差异,婚恋市场事实上存在一种“上迁婚”现象,即大量各阶层女性竞争少量高质量男性,于是导致大量女性成“剩女”,而数量最多的广大底层男性直接不被当人的现状。
男人不做“舔狗”了
相亲需要平等意识
以前,社会的普遍共识是,相亲失败,往往归咎于男方直男、不会哄、条件差等,而对女方无限包容。
然而近几年,男性逐渐发现“舔狗不得house”,自己真心付出不仅没结果,反而还被女方鄙视,于是性别平等意识开始觉醒,“舔狗经济”崩盘了。
男性开始渐渐形成了自己的“321原则”,即:主动聊天了3天,约不出来的;约出来后第2次约不出来的;1个月确定不了关系的,直接换下一位。
有的男性干脆躺平不婚,健身美食打游戏,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即使相亲也是被家里逼着,也是硬着头皮去应付应付。还有的男性网友开始配合“女拳”的性别叙事,在网上编段子反串,以捧杀的口吻“劝导”某些自以为高贵的女方别来“祸害”男方。从大妈嫁给年轻富商、非洲酋长、迪拜王子到元婴/化神/大乘修士,不一而足。以至于只要出现“xx岁 离婚 迪拜王子 蜜月 懂?”几个关键词,看客自然会心一笑,懂得都懂。更有甚者,一些胆子大的男生选择用女性的武器反击。一些人干脆的征婚条件上写着:“月薪3000,可做上门女婿,要求女方肤白貌美年薪百万,给男方30万彩礼,孩子随母性”等,被大爷大妈们围攻,演绎了一场现实讽刺剧。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