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4 {" v; `6 l X据介绍,事情发生在1月初。家住青秀区的潘女士将闲置的房子挂到某App出租,不久,一名自称在深圳某投资公司上班的男子,以公司领导要调到南宁上班急需住房为由联系了她。见男子要租房,潘女士同意了对方的微信好友请求,并介绍了房屋的具体情况。男子非常爽快,仅通过照片和视频就确定了租房事宜,还向潘女士的银行账户转入2000元定金。1 B) F# X: H% |9 Y
1 F; B8 _( d3 R. L. J' d
定金已经收到,而且金额不小,潘女士自然认定男子确实为租房人,便放松了警惕。由于所谓公司领导到南宁上班还有一段时间,双方只是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其间,男子异常热情,不仅日常生活关怀,还经常向潘女士传授一些投资理财知识。潘女士觉得遇到了一个不错的租客,双方越聊越投机,还成为好朋友。 v: {1 P2 S' `4 y/ W$ J* W( y ; r* W$ _1 G1 B. |+ F4 i一天,该男子以工作忙且身份特殊不便在公司操作投资理财平台为由,通过微信发送虚假投资理财App链接,让潘女士下载后帮助其代管投资理财账户。软磨硬泡下,潘女士同意了男子的请求。代管账户才两天,潘女士发现App内的理财账户增长很快,便询问男子情况。男子见潘女士好奇,便说出“投资内情”,劝她加入“一起赚钱”。看到男子的账户不断有可观收益,潘女士忍不住也开户投资。一开始,潘女士投资金额并不大,但看到不断有收益,她加大了投入金额,先后投入10余万元。6 U. ?8 B9 e/ B0 U0 M8 Z, q5 _
8 e' P. W/ ~3 Q3 `1 f* b' P
今年1月初,潘女士想从App内提取资金时,猛然发现平时能打开的App再也无法登录,更别说资金提现。潘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急忙向南宁市公安局南湖分局报警求助。南湖分局反诈中心民警陆忠远介绍,接到潘女士报警后,警方紧急冻结了相关账户。经过甄别,男子向潘女士提供的是虚假投资理财App,所有收益数额是可以通过后台修改的,目的在于引诱潘女士上当受骗。“据我们了解,整个过程10来天,其间潘女士分批投资。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中。”0 x) P" T. u! d$ {) `2 v
" K% Q6 z& K& m, K) K" U+ ?陆忠远表示,警方在去年下半年对这种新型诈骗手法已有所了解。此类诈骗手法多发生在外地,今年开始在南宁出现。市民在出租房屋时遇到类似情况需提高警惕,核实承租人身份。所谓的定金可能涉及非法资金,对账户也会造成影响。特别是遇到投资理财App推荐时,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避免上当受骗。 0 a* t c- Y" p1 v# _# y( v8 p N1 I6 N)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