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40天后,15岁少年胡某宇仍无踪迹。
10月14日,傍晚17时49分,江西省铅山县致远中学高一学生胡某宇最后出现在校园监控视频里。
至今40多天里,家属、校方、救援队、警方多方寻找,并启用了搜救犬、热成像、3D搜索、无人机等多种技术手段,甚至抽干了校内水池和化粪池,均无任何人像踪迹。
11月14日,铅山县委宣传部发布情况通报,10月14日铅山县致远中学高一学生胡某宇失联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公安、教育等部门开展搜寻和调查工作。目前,省、市、县公安机关已成立联合工作专班,正在全力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当记者表明来意后,江西省上饶市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不便回复,并挂断电话。
失踪前胡某宇发生了什么?如今,他又去了哪里?
“想哭,有点不想上学”
“监控影像最后的画面中,胡某宇在所住宿舍楼1楼门口处,那时他应该正准备去教学楼上18时的夜读课。”事发40多天后,胡某宇的舅舅李先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一份铅山县致远中学往年招生信息显示,该校成立于1999年9月,是一所全日制寄宿私立中学。据了解,学生在上满13天课程后,可以于周日离校,但当晚需回到教室上晚自习。
失踪的胡某宇就读于铅山县致远中学高一五班。
李先生介绍称,胡某宇家中共四口人,家庭氛围融洽。父亲在铅山一家箱包厂做搬运工,不善言辞,母亲和哥哥在福州工作,做保姆的母亲,较为健谈,因此平日中,胡某宇与母亲交流居多。
针对于网传胡某宇失踪是因为上高中后学习吃力的说法,李先生并不认同。
“上高中之前,胡某宇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他正常发挥可以考取当地最好的高中,中考前铅山县致远中学曾基于他平日优异成绩,加之初中班主任的极力推荐,决定与胡某宇签订录取协议,让其中考后优先填报该校,学费可减免。”
胡某宇并未和家人商量,便签下了该校的录取协议,“家人得知后都很惊讶”,李先生说。
中考时,胡某宇因发高烧发挥失常,最终比预期分数低了许多。“中考后,胡某宇来到我家过暑假,并和我女儿一起报名参加了高一课程的衔接预习班,暑假结束他学完了高一上半学期80%的课程。”
“我在福州经营工厂前,是一名物理老师,给两个孩子都出了考题,胡某宇完成得不错。”李先生说。胡某宇是今年9月1日入学,入学后的第一个星期过后,他用电话手表告诉母亲,校园生活体验不错。
谁承想,入学刚满一个多月胡某宇就失踪了。
9月27日中午,李先生曾目睹了胡某宇母子二人的一次通话。李先生回忆通话中,胡某宇告诉母亲,“想哭,有点不想上学”,并哭了一会。
胡某宇告诉母亲,最近对学校生活适应得不太好,作息时间紧张,还要排队洗澡,睡眠时间很迟且睡不踏实。
在母亲再三追问下,胡某宇支支吾吾回答,“可能是因为窗帘太亮了。”母亲告诉胡某宇,再有三日便是国庆假期,询问其能否撑到那时,胡某宇回答可以。
李先生表示,或许是由于睡眠质量不佳等原因,导致胡某宇入学后成绩下滑,虽然学校并未组织大考,但是从平日作业成绩来看,有些作业成绩并不理想。
国庆假期期间,胡某宇的母亲和哥哥均回到了铅山,并发现了胡某宇的学习状态出现了问题。
“写作业没有那么积极了,他母亲还嘱咐他不要出现厌学情绪。”
10月4日,胡某宇母亲和哥哥返回福州,离家前胡某宇找到哥哥,让其为自己购买一支录音笔。胡某宇给出的理由是:“睡眠质量不佳,上课状态差,怕课堂上会遗漏知识点,也可以录一些日常的心得体会,相当于电子日记。”
10月6日胡某宇按时回到学校上课。9日,收到录音笔后,他给母亲和哥哥打了电话,告知录音笔已收到。
“当时,他蛮开心的。”李先生说。
那也是胡某宇“最后”一次和母亲通话。
消失的饭卡和录音笔
10月14日傍晚17时,胡某宇结束了白天的课程,吃过晚饭回到宿舍。通过监控录像看到,这期间胡某宇曾两次登上宿舍5楼的阳台,随后下楼。李先生透露,胡某宇平日也会去那里,5楼阳台可以供学生晾晒衣物。
胡某宇最后的监控影像,是当晚17:49出现在了宿舍1楼的门口处。
李先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宿舍楼至教学楼有约百米的距离,从宿舍门口出来后会先经过一个篮球场,而后走过约十几米的路程到达教学楼,然而这段路程存在约十几米的监控盲区。李先生称,“宿舍楼监控可以照到部分篮球场画面,但篮球场并无监控”,因此无法通过监控画面获知胡某宇失踪后的踪迹。
当晚18:05-18:20是胡某宇班级的夜读课,李先生称,这是班主任要求加的,学校的晚自习时间是18:20-22:10。一般来说,宿舍至教学楼百余米,17:49-18:05的几分钟里,胡某宇刚好可以走到教学楼。
当晚22:30,宿管员发现胡某宇不在寝室,于是向学校报备,校长便组织教职工在校园及周边搜寻。
当晚23:41,校方找不到胡某宇,便通知了其父亲和小姨前去学校并报警,次日胡某宇母亲和舅舅也赶到学校。
事发后,家属翻看胡某宇宿舍床铺发现,饭卡和录音笔消失,而电话手表、水卡、背包及日常衣物等物品均在宿舍。
李先生称,事发后学校曾组织教职工,甚至从校外雇用一些人员搜寻了6日,并无结果。警方和家属则主要沿着胡某宇“出校门”和“翻出围墙”两条线索寻找。最终,警方查看事发当晚监控录像发现,学校各个校门共出入13辆车,经警方确认均排除嫌疑。
中国新闻周刊查阅地图软件发现,胡某宇所住宿舍围墙外有一座后山。对此,李先生表示,警方基于胡某宇可能爬出围墙的地点都进行了排查。一处是围墙某处属于监控盲区的地点,紧挨着后山长了许多茅草,若有人翻过、走过,茅草叶子应该有痕迹,经过警方确认后排除;另一处则是若胡某宇从围墙爬出后,应该会踩到后山的青苔,经过排查也没有走过的痕迹,因此也被排除。
在家属的要求下,学校抽干了校内水池和化粪池,并无踪迹。不过,据李先生称,校内的三个化粪池,最终还有两个未抽干,一处校方称已封死,另一处则是挨着食堂的未封死的化粪池。
如今,家属质疑的主要焦点之一,在于学校存在监控盲区及监控日志疑似缺失。
李先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查看监控发现,事发当晚24点至次日凌晨2点,除监控管理员外,校长和班主任都先后到达过监控室。据李先生介绍,监控室中6台主机,其中5台主机的监控日志均缺失,只有15日凌晨1点之后的监控日志有登录记录。
有资深工程师在看过监控录像后告诉家属,监控日志的作用理论上是为防止造假,例如删除、清空或剪辑监控录像。因此,家属质疑,校方的监控或经过剪辑处理。
对此,中国新闻周刊多次致电铅山县致远中学,均未获回应。据报道,校长胡冬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否认了家属这一说法。胡冬旺表示,“校园监控记录不存在消失的情况,目前这起事件已进入警方调查了,我们有的证据都已提交警方。”
当地警方对这三处位置进行排查后,均未获有效信息。
校园存在监控盲区
校方有责任吗?
如今,李先生仍有一些困惑,未成年人失踪四十多天警方为何不予立案?对于校园存在监控盲区,校方是否负有法律责任?
北京市中闻(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谭敏涛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2005年发布的《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试行)》中提到,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到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报案报警后,应当登记受理,开展查找工作。《规定》将疑似被侵害人员的年龄规定在14周岁以内,因此已满14周岁的人员失踪后,公安机关可能以此为由不予立案。
不过,2010年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对此进行了完善。《意见》提到,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所谓儿童,法律上是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谭敏涛指出,本案中失踪人员虽然已经超过14周岁,但不满18周岁,依然属于儿童,对于儿童失踪案件,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本案不予立案的另一层意思,或许是公安机关认为,暂不构成刑事案件,因此没有立案。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则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本案中失踪人员年龄和立案与否无直接关系。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立案调查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犯罪事实成立,犯罪嫌疑人存在危害性的行为;二是根据违法行为造成的严重程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
符合前述三个条件的,公安机关应当进行立案调查,至于受害人年龄,并不影响公安机关立案。付建表示,本案目前没有立案可能是因为没有找到有关违法犯罪的相关线索。
中国新闻周刊通过梳理发现,近年来校园因为存在监控盲区,导致对失踪人员搜寻难度大幅增加的案例屡屡发生。那么,对于校园内存在监控盲区,校方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若发现监控盲区校方又该如何完善?
实际上,《公安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谭敏涛建议,校园内的监控设施如果出现了监控盲区,应该及时在盲区安装监控,以防止学生在监控盲区发生意外。他认为,本案中学生在监控盲区或者监控存在问题的地方失踪,学校难辞其咎。
对此,付建也表示,监控存在漏洞,校方应承担一定程度的法律责任。他表示,失踪人员年满15周岁,在法律上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遭受人身损害的,学校没有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他建议,学校应当尽快完善监控设施的安装,并派专门人员看守,积极主动履行安全保障义务。
谭敏涛指出,对于本案而言,公安应该进行立案侦查,哪怕公安认为不构成刑事案件,也应当出具一个让家属信服的详实调查报告。
铅山县致远中学除了胡某宇住的学生宿舍外,还有“陪读楼”,住着学生和陪读家长及教职工。
国庆节胡某宇母亲曾问他,想不想自己过去陪读,如果有意愿,自己就不去福州打工了。
“要不还是做完今年吧,明年你再来陪读”,胡某宇回应母亲。
" _7 B' R6 \- w0 c+ m4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