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重报网评丨三问阆中:食堂食材配送特许经营权拍卖挣的是哪门子钱?
[打印本页]
作者:
雨荷
时间:
2022-7-16 08:56
标题:
重报网评丨三问阆中:食堂食材配送特许经营权拍卖挣的是哪门子钱?
传播网客户端据重庆日报讯 7月7日,四川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网阆中分网发布了一则拍卖公告,引发网友热议。引发质疑的拍卖标的物为:阆中市公办学校、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资公司的食堂食材统一配送服务未来30年特许经营权。
$ y9 w5 T" Z7 D& ]! M! C0 X) ]6 `
165793276571463.jpeg
(201.87 KB, 下载次数: 25)
下载附件
2022-7-16 08:52 上传
. @/ n1 X1 E; G- j. Y( l2 a" A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98所学校、77个单位、10万余职工和学生、30年的食堂食材配送经营权,涉及群体之多、时间跨度之长、利益牵扯之深,无不让人对此次拍卖忧心忡忡。人们不禁要问,食品安全如何保障?食材品质和新鲜度、菜品丰富性和营养性、配送服务和质量如何保障?相关配送企业一旦违法违规、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降低餐标后如何强制退出?
: ?! `, P5 s2 M) w0 G
1.8亿元起拍,对当地政府而言,一大波现金流或许可以解财政一时“近渴”;但对于10万余职工和学生而言,30年食材的不确定性无疑增加了“远忧”。
$ c# J& p0 L& z
一问阆中: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如何保障?
7 s; Q& P# \$ ?7 O( g( Z0 u8 k! V
一般而言,单位食堂都是服务本单位员工,以非营利性为主,对外承包也多是竞低价,而非竞高价得之。换而言之,就是不以挣钱为目的。而学校食堂更是有明文规定,要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原则。而阆中市拍卖公办学校、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资公司的食堂食材统一配送服务未来30年的特许经营权,价高者得之,无疑打破了这一底线原则。
& F" F+ b2 k+ r5 A0 s
即便是底价竞拍,中标者一次性也要支付1.8亿元,30年均摊下来每年成本不低于600万元。要知道这笔钱存在银行,每年利息不会低于600万元。对企业而言,资金成本就达1200万元,还不算人力等其他成本。要知道,中标者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羊毛最终出在羊身上,这些钱最终都要从单位职工和学校师生头上挣出来。试问,广大师生、职工饮食安全和合法权益如何保障?
9 ~ x$ ^: V6 j6 ?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管总局五部委,此前明文规定农村学校食堂自办自营,不得对外承包或委托经营。阆中拍卖标的,显然涵盖了农村学校食堂。而拍卖并未明确供餐质量标准,食材配送是否会成为变相承包食堂?
7 p+ y; e9 T8 Q8 c+ O, L- H. u$ s
二问阆中:合法性和合理性何在?
& w- p @' h' E( E4 H% f( K( Q
30年的超长合同,可谓一届政府干了六届政府的活,于法可有据?这种寅吃卯粮的一锤子买卖,是否是拍脑袋决策?国务院明确规定,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上述拍卖,可有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可曾进行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
0 ~: l9 o( x* [
30年特许独家经营,足以形成事实垄断。相关单位、学校在食材采购对象、采购价格、采购品质上,将再无选择余地。也就是说,10万余人的伙食好不好、贵不贵,全由一个人或企业凭良心决定。服务不好如何监督?价格过贵如何调节?出现问题如何退出?若存在违法违规等行为如何处理?是否存在毁约风险?是否会造成管理上的被动?
& C) Z# e' [9 J+ P; k
三问阆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猫腻”?
5 N# _6 y: O* X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食品安全法》对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食品安全、供餐单位等有着明确法律要求。
# V$ d1 T- f: D5 M+ C5 c6 W
如:“(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从供餐单位订餐的,应当从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企业订购,并按照要求对订购的食品进行查验”“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擅自降低供餐质量标准或随意变更食谱的,市场监管、教育行政等部门要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责任,并列入‘黑名单’,禁止参与学校供餐”……
6 P1 `; d4 l: C A
相关要求不胜枚举,均是为了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而反观阆中的拍卖公告,仅要求竞买人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合法存续的企业法人、团体。这一要求明显过低,与法定要求不符。试问,如果中标者被列入了“黑名单”又当如何?
' ?8 h! T$ a* ?4 A3 {
相关竞拍有法不依,对现有法律法规视而不见,是否存在“萝卜”招标的“猫腻”?是否存在向特定关系人进行利益输送的可能?恐怕都值得好好查一查。
" k8 Z$ Z3 `7 p8 K0 ]6 v( h! g. M
要知道,当地政府今天在食堂食材统一配送服务未来30年特许经营权拍卖上,挣的每一分钱,都要在将来的食材采购中成倍付出。如此牺牲政府、职工和师生利益的拍卖所得,又是否值得?还望当地相关部门深思,更希望上级部门好好监督!
: B1 n2 q+ F- R9 [3 J" U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