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五年三月十七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一个淳朴的农村女孩敲响了辅导员办公室的门,她伸头朝里面问去:“老师,请问叫我有什么事儿吗?”
辅导员解释道:“啊你来得正好!你家人给你打电话,好像有什么事儿,你用我的电话拨回去问问呢。”
女孩接过辅导员的手机,拨打了自己父亲的电话号码。
女孩忙关心家人:“爸你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去医院检查?”
父亲却顾左右而言他,他开口道:“要不你就不读书了吧...回来养我们一家子。”
女孩没想到父亲会说出这样的话,她崩溃哽咽:“我现在才大二啊!我怎么能不读书呢!”
眼前这个被父亲逼着退学的女孩是谁?贫苦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女孩身上,女孩又该何去何从?
王倩今年也就26岁,年纪也不大,但和同龄人不同,王倩一点也不打扮自己。
她平时都梳着低马尾,脸上什么护肤品都不用,看起来日子过得十分粗糙。
同事多多少少能猜出来,王倩可能是农村出身,家庭条件不太好。
然而王倩奇怪的不止这一点。
她们都在商场里工作,平时轮换班有一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有同事吃饭后偶遇过王倩,她只是埋着头一个劲往前走,像是赶着要去哪里。
其实王倩并没有同事们想得那么玄乎,她只是赶着回家照顾家人。
王倩是安徽六安市一家商场的售货员。
每天中午十二点下班后,王倩总是第一个赶到食堂吃饭的。
她快速吃了两口饭,在大部分人都还没来食堂前,王倩就已经走出了食堂。
眼前的这个情况,王倩已经习以为常了。
她来到弟弟面前,果不其然,弟弟趴在沙发上,他的裤子已经被尿打湿。
王倩将弟弟背到卫生间,拿出了换洗衣物给弟弟换上。
在将弟弟和母亲安置好后,王倩来到了厨房,为家里的两个人做午饭。
在烧水的间隙,王倩会喂弟弟和母亲一些温水,有时候也会给他们吃一些单位里带回来的面包。
虽然只是两个人的午饭,但王倩总是下很多面条。她弟弟的胃口很大,每次要吃好几碗才能罢休。
王倩的弟弟患有脑瘫,生活不能自理,发病时还会打伤身边的人。
弟弟吃不饱也要打人,一旦饿了,他要么打伤自己,要么就是打父母。
“王成才,来姐姐这里,姐姐给你喂饭吃好不好?”
王倩的语气就像在哄小孩,王成才虽然只比王倩小四岁,但他的心智一直停留在幼时。
每次姐姐叫他,王成才都会将自己的头埋在沙发上,他这是在撒娇,想让王倩再哄一哄自己。
王倩这时候只能拿出杀手锏——带弟弟去天台上望风。
每次提到天台,王成才都会有反应,他立马跳上王倩的后背。
王倩背着已经成人了的弟弟,一步步往楼顶爬去。
等弟弟在天台上玩了一会儿,他心情好了,才心甘情愿地跟着王倩回家吃饭。
弟弟和妈妈都吃完了饭,王倩收拾好东西,踩点回商场继续上班。
她大学毕业后的几年,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
每天天没亮王倩就去菜市场买菜,之后回来照顾弟弟和母亲起床。
她照顾母亲和弟弟吃药,之后再搂着弟弟和自己一起睡觉。
王倩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从出生起,她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
“盼来的弟弟是脑瘫”
1996年,王倩出生于安徽一个偏僻的山沟里。
大山里的家庭本来就不会多么富裕,而王倩的家庭又是其中格外贫困的。
一家人一直住在山里破烂的土坯房中,王倩父亲用在山上砍毛竹收柴火换来的钱养活了全家。
王倩出生时,也曾给这个家带来过活力。
王倩身体健康智力正常,并没有遗传到母亲的疾病,这让父亲十分欣喜。
然而这种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在大山里长大的父亲有着浓厚的重男轻女观念。
王倩父亲一心还想再要一个男孩。
王倩小时候是靠奶奶熬的米糊长大的。
在王倩两岁时,身体不好的奶奶撒手人寰,王倩这才重新回到了父母身边。
又过了两年,王倩的母亲生下了一个男孩。
父亲对男孩抱以厚望,他将男孩取名为“王成才”,期望这个男孩能够传宗接代,将血脉流传下去。
然而在王成才五个月大的时候,一场高烧浇灭了全家的希望。
听到这话时,父亲的心都凉了,他连忙询问医生,有没有拯救的办法?
医生告诉他,治疗至少需要两万元,而且并不能保证治好。
王倩家里本就拿不出这笔钱,更何况医生还不能打包票,王倩的父亲只能将王成才带回家。
家里的亲戚劝他把王成才丢了算了,但是王倩的父亲却不同意。
他告诉对方:“左右都是我的血脉,也是一条生命,养着看吧,能养多久算多久。”
从那个时候起,王成才就注定成为了压在王倩身上的“拖油瓶”。
小的时候,父亲在山里砍毛竹,王倩便在家里看着弟弟和妈妈,让他们不要出去乱跑。
等王倩再大了一些,她就背着弟弟和父亲一起爬山,为父亲帮忙。
姐弟两从小都没有穿过新衣服,村里有亲戚朋友看他们可怜,会把家里小孩不要的衣服送给姐弟两。
小时候的冬天,是王倩记忆里最痛苦的日子。
王倩没有衣服穿,她只能蜷缩在床上,无数次感觉自己要被冻死在冬天。
虽然家里穷,但父亲还是让王倩读书,离家最近的小学要步行一个半小时。
以前王倩的父亲还要送她上学,但自从有次父亲摔跤后,王倩便不让父亲接送了。
她害怕父亲摔伤,连家里唯一的顶梁柱都没有了。
之后王倩每天背着自己破烂的书包,每天独自来回三小时。
在王倩上小学的时候,她还曾经在夏天遇见了山洪。
王倩在学校里的成绩不错,她老师也推荐她去考高中,然而家里人却一致反对。
家里人都说,王倩读书没用,早点读完书回来照顾家人才是她该做的。
被逼无奈下,初中毕业的王倩来到了合肥的一所职校里念书。
在职校期间,王倩也一直挂念着家人。
她一边读书一边兼职,每个月回家时,王倩都会用兼职赚的钱给家里人买米面油回来。
因为东西太重了,王倩每次回家都要来回爬几次。
在读完中专后,王倩又读了大专,然而在大二时,王倩的人生更加黑暗了。
王倩的父亲患上了腰椎问题,医生推荐他做手术,否则未来会瘫痪。
而且弟弟王成才的病情也加重了,他已经开始伤人了,父亲也没办法控制他了。
王倩当时感觉自己的天都塌了,她不怕苦也不怕累,没钱她还能去挣。
但父亲住院了,而弟弟和母亲也需要人照顾,王倩根本分身乏术。
王倩的父亲在省城做了手术,乡里也为他们家在山下建造了房子。
在术后,王倩的父亲不能再做什么重体力活,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了王倩的身上。
“很苦但从未后悔过”
从学校毕业后,王倩找到了一份工作,她想要赚钱改变家里的现状。
然而在2017年12月的时候,父亲打电话给她,说她的弟弟不行了。
老家找不到车,王倩只能背着弟弟乘坐公交车来到县城医院里看病。
但医院也说弟弟没救了,让王倩放弃。
可王倩不愿意,她带着弟弟转院到了其他医院。
王倩的同事知道了这件事,主动开车带着王倩和弟弟赶往合肥。
在合肥好几家医院里,医生都劝王倩放弃。
当时天已经很晚了,眼看着没有结果,王倩便叫同事先走吧。
到达医院时,王倩体力都已经快透支了。
医生被王倩对弟弟的感情所感动,最后安排王成才住院,救了他一条命。
王成才出院后,王倩觉得父母和弟弟在老家生活太不便利了。
只有把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她才能好好照顾家人。
王倩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申请,她在工作单位附近申请了公租房。
王倩每个月工资四千元,她从来不乱花,将所有的钱都用在了家人身上。
因为操劳,王倩的身体也落下了很多病根。
医生说,她这是太累了,劝她平时多休息一些。
然而王倩哪里敢停下来,家里的三个人都需要她照顾。
哪怕王倩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王倩的父亲还是对她感到不满。
父亲自从2015年做手术后,身体三天两头出问题,他经常往医院里跑。
同时父亲总是抱怨王倩,他不理解王倩。
他问王倩为什么总是加班?为什么周末还要去上班?
王倩是不是厌倦了家里人,把家里人当做负担,以加班做借口想要逃避责任。
面对父亲的指责,王倩没有办法解释,她只能做好自己,让自己问心无愧就可以。
王倩曾经也梦想着自己能过正常女孩的生活。
其实在大专毕业那年,王倩差一点就能考上师范学院的本科了。
然而为了照顾弟弟,王倩只能放弃了这个梦想。
她也想过边工作边考试,然而弟弟每晚都折腾到凌晨才睡觉,王倩将弟弟哄睡时,她的眼睛也快睁不开了。
王倩也曾经幻想过甜甜的恋爱,但她知道自己家里的条件。
每次单位上有人说亲,王倩都会拒绝。
然而王倩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她笑着说,自己哪里能做主角。
王倩肩上如今还挑着全家的重担,她从来没有后悔生在这个家里。
不过王倩也说,如果家里人都不在了,只剩下她自己。
那么她会选择离开城市,去更偏远的深山里教书。
外面的世界有很多好人,山里的孩子要去见识更宽阔的世界。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