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印之间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双方历史上关系不错,边界冲突是历史问题。美国的地缘政治策略是遏制欧亚大陆上任何一个有可能挑战其霸权的国家,中国实际上帮印度吸引了美国的大量火力,两国存在共同立场。
2. 同为金砖国家,中印有很多共同利益。如果印度能加入“一带一路”,将对双方都有利好。中国和印度在很多方面有互补性,比如软件行业、能源供应等。中印两国在联合国对俄制裁表决中都投弃权票并非巧合,是由多方因素决定的。
3. 某种意义上,中国、印度和美国也是一个大三角关系,印度是三角里面相对弱的那一边。所以印度采取两边逢迎的政策,从地缘政治的策略来讲是一个最优解。中国对于克什米尔问题只是提出建议,绝不干涉印度内政。
有关王毅的印度之行,凤凰网《风向》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崔守军,以下是访谈实录。
崔守军: 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印度是一个有着尼赫鲁时代不结盟传统的大国。从地缘政治上来讲,中印都在欧亚大陆靠亚洲一侧,是相邻的两个巨型国家。中印两国的人口都有14亿左右,那么我们两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接近30亿,因此中印的关系永远不能被低估,因为这关乎全球30亿人口的命运问题,对吧?印度虽然加入了美国的所谓美、日、印、澳四方对话安全机制,在地缘上构成一个对中国的菱形包围圈,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独立自主传统。印度加入这个四方对话,某种意义上也希望自己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能担任主导者或领头羊的角色。美国也知道印度这种心理,所以在今年2月,拜登政府出台印太战略的正式文件,里面提到要将印度作为战略领导者,印度政府心里应该很高兴。
但是印度也看到一个问题,就是美国的承诺到底可不可信?我觉得要判断美国的承诺是否可靠,有一个试金石,就是乌克兰问题。 拜登政府承诺泽连斯基让乌克兰加入北约,所以普京政府忍无可忍,发动了此次特别军事行动。但是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都是间接的,北约的底线也是不跟俄罗斯发生直接的冲突,所以美国的战略保证是不可靠的。再往前说,阿富汗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美国一夜之间就撤军跑了,有人说这是第二个西贡时刻。因此这些案例都说明,美国的战略保证恐怕是靠不住的;从外交的角度来讲,独立自主才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中印其实没有根本性的冲突。举个例子,在毛泽东、尼赫鲁时代,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是非常好的。 毛主席一辈子出国只去过一个国家,就是苏联,而且他几乎不参加任何驻华大使馆的国庆节纪念活动。但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就是印度大使馆的国庆节活动。毛主席还亲自带了茅台去,这个事情有据可查,所以当时中国和印度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而莫迪也是个政治强人,他也想发挥普京那样的作用。他跟普京实际上是心有灵犀的,俄罗斯跟印度的关系也非常特殊,后面我们可能会聊到。我觉得中印的互相接近,对整个亚太地区的稳定非常非常重要。美国讲“印太”,我们不这样说,中印之间没有根本性的矛盾。 美国的地缘政治策略是遏制欧亚大陆上任何一个有可能挑战美国霸权的国家,它的策略是离岸平衡;离岸平衡就是虽然它不在欧亚大陆,但是要破坏欧亚大陆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关系,离间它们,尤其是中国。
凤凰网《风向》:那您觉得中印如果想要回到边界冲突之前的状态,双方都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呢?
崔守军: 首先我觉得大家都明白一点,就是新兴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我们都是emerging country,跟那些霸权的守成国,像美国,还有美国那些所谓的盟友僚国相比,我们是不太一样的。 现在的国际秩序都是以G7国家为主来创设的,发展中国家需要有它的声音。那么印度也需要有它自己的声音,中国当然也需要有我们的声音。在很多问题上,我觉得这些金砖国家都是一致的。从全球治理,从G7时代到G20时代过渡的这个过程当中,金砖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我们有很多很多共同点。经济上就不用说了,假如说印度能加入“一带一路”,那就再好不过了。从巴基斯坦、阿富汗,一直贯穿到南亚,再到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都是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进口管线,大家一起发展经济,多么美妙的一幅图景。当然这需要莫迪能够把它国内的不同声音都搞定,能够真正地以一个声音来跟中国交往。我相信这对两国关系都是巨大的利好。
崔守军: 地缘经济上讲,两个国家体量越大,离得越近,两个国家的贸易引力,像地心引力一样,就越强。 印度的一些对华不友好的行为,不能称之为反华。它虽然采取了一些敌对性措施,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挑战两个国家之间经贸往来的基本原理。你刚才说的那个数据不就是明证吗,是吧?然后大家知道,贸易关系变好了,政治关系也会转暖,就是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国家之间的政治外交上的合作。中国和印度在很多方面其实都有互补性,比方说软件行业,印度的软件人才其实非常富足,而我们现在也需要发展高科技、芯片、高精尖产业等,两者其实是可以互济的。然后印度的能源依赖率很高,而我们的风能和太阳能很充沛;印度很多地方用不上电,我们可以在尼泊尔帮它,尼泊尔水电特别丰沛,而中国水电建造毋庸置疑是世界第一,我们建好之后可以把尼泊尔的水电往印度输送。所以中印有很多方面都存在这种互补性的关系。
凤凰网《风向》:那么我们看到这次出访就像您刚才提到的,恰逢俄乌冲突这样一个大背景。我们注意到在俄乌冲突中,实际上中印两国在面对美西方对俄的制裁时候是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比如说都在联合国的相关表决中投下弃权票。您怎么解读中国和印度这么相似的表现?这是一种巧合吗?
崔守军: 这绝对不是巧合,金砖国家有它们的一些利益共识。 据我自己观察,其实巴西、南非在这个问题上态度和中印都是高度一致和契合的,这不是一个巧合,这是其一。 其二,印度跟俄罗斯的关系非常特殊,印度百分之六七十的军事装备进口都是来自俄罗斯。 印度的三个军火贸易主要来源国中,第一就是俄罗斯,第二是英国,第三是以色列,虽然它一直说要多元化军火来源,想扩大以色列和英国的份额,美国也有一部分,但是那些国家最好的装备都不卖给它。 比如它一直想从俄罗斯买 S400 ,一种地对空导弹。 这种导弹我们也渴望已久,中国一直想买,俄罗斯不卖给我们。 它是第三代地对空导弹,防御能力非常强,覆盖范围从五米到三万米,可以一下跟踪300个目标。 飞机飞行的高度只有一万米,三万米你想想,这对中国保障东部沿海的安全,特别是考虑到台海、南海这些战略性问题,我觉得非常非常重要。 同时,印度和中国一样是个能源进口大国,我自己查了一下印度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数据,天然气和石油现在每个月都是去年同期的4倍。 这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俄罗斯打仗需要钱吧? 钱从哪儿来? 一是卖能源产品、石油、天然气,第二靠卖军火,就这两样。
印度既想要军火,又想要石油天然气,而中国也想要,所以俄罗斯跟中印合作。而且在欧洲断绝,或者减少对俄需求的情况下,能接受那么大体量物资的,恐怕只有中印这些国家。而第三个方面,我觉得莫迪从人格上是很喜欢普京的,因为他也是个强人,可能英雄惺惺相惜吧,这些因素其实都包括在里面。两面逢迎才是印度的最优策略
凤凰网《风向》:崔老师,就像您前面提到的,印度也是美、日、印、澳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那么在这次俄乌危机中,印度的表现确实恐怕让美国非常的unhappy,您怎么看待印度的这种表态?您觉得印度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吗?
崔守军: 我觉得挺好的,如果印度真的能够重返不结盟政策的老路,说明印度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战略选择,因为某种意义上,中国、印度和美国也是一个大三角关系,这三个国家都够有份量,然后中国和美国实力都比印度强,它是三角里面相对弱的那一边。所以这时候印度采取两边都逢迎的政策,我觉得从地缘政治的策略来讲,这是一个最优的策略。乌克兰就不一样,在一个毗邻的大国和一个域外的大国之间,选择去依靠域外的大国,加入北约,最后把毗邻的大国惹火了。所以这是一种不太明智的地缘政治策略的选择。哈萨克斯坦这种国家就很聪明,对吧?跟美国关系很好,跟俄罗斯关系很好,跟中国关系也很好,四面逢迎,从各方都能得到经济利益和政治支持。它修了中哈管线,往中国卖油卖气,按说俄罗斯应该不高兴,但人家又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跟俄罗斯关系处得也很好,这才是聪明的国家。我觉得领导人的决策能力、战略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崔守军: 中国外交一贯的原则就是绝不干涉别的国家内政,是吧? 克什米尔按说跟我们没啥关系,那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它们两家要坐下来去谈一谈,把这个问题谈清楚,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我们只是说推动它们两家去谈。 我们跟巴基斯坦虽然是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是我们也尊重印度和任何一个第三方国家的权益,它们两家才是当事人,对吧? 你们俩结婚是你们俩的事,我可以提一些建议,但是我的建议你们接不接受,那是你们的事,但是说中国指责它,我觉得这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逻辑的。
2 K4 A7 m- }9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