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男子进山抓地雷蜂失联3天,被找到时已不幸身亡,身上有三只蜂还在蛰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1-8-12 17:12
标题: 男子进山抓地雷蜂失联3天,被找到时已不幸身亡,身上有三只蜂还在蛰
这几天,临海东塍一村民进山失联的消息,牵动着大家的心。8月9日,在失联3天后 ,村民终于被找到了,他躺在山坡的树下,但没有了生命体征。身上有三只蜂还在蛰。
男子进山抓地雷蜂失联这几天,临海市民很为王华(化名)担心。
今年40岁的他,是临海市东塍镇庙西村人。8月6日下午3点左右,他骑着摩托车进入东塍镇东山陈方向的山上。
村里人告诉记者,王华办了一家太阳伞户外用品厂,他脑子活络,肯吃苦,厂子搞得红红火火,经济条件不错。王华还是个热心人,村里人有点事,他总是跑前跑后,出钱又出力。
大热天的,王华进山干嘛?找地雷蜂。蜜蜂抓来泡酒,蜂蜜挖来吃。
地雷蜂采集森林野山花,酿制而成的蜂蜜,蜜色泽深、口味独特、香甜味浓。《本草纲目》中记述其对人体健康价值高,是药引的首选蜜,堪称“蜜中精品”。由于酿蜜周期长、蜜源稀少被誉为“蜜之珍品”。地雷蜂酒,是兴起于民间并广为流传的保健酒。老百姓口口相传,经常喝地雷蜂酒,不但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还能调节血压,并可起到补肾壮阳的作用。
之前,王华就抓过地雷蜂,算是轻车熟路了。只是,这次出意外了。他一夜未归,打电话也没人接,处于失联状态后,家属向派出所报警求助。
8月7日一大早,东塍镇政府、派出所、临海猎豹(山地)救援队、临海千寻救援队等多方力量进山紧急搜救。因为王华人缘好,除了亲朋好友,村里能走动的人,都加入到搜救队伍。
找到时已无生命体征8 C" D% o: _# o) M3 v
救援人员很快在山里发现了摩托车,但未找到人。7日下午4点左右,公安启动无人机参与搜救。当晚,森林消防、浙江消防台州支队以及镇上民兵等人员接力上山,继续搜救。8月8日,温岭市天鹰救援队、临海市民防志愿者救援队等加入搜救。
搜救队伍、搜救范围,都在扩大。8月9日上午9点多,前方救援队传来消息,人找到了。
临海市民防志愿者水上救援队队长潘士标告诉记者,8日他们25人参加搜救。8月9日早上6点30分,他们18人从队部出发到东塍镇去接班。 到镇政府交接后,出发到事发地山脚,与负责人对接后,分配到的搜救区域是水库溪水两侧山沟。他们商议后认为从山脚往上搜,要爬升比较费体力,还是从上往下搜好,于是驱车上山,“在中段看见好多人在山中搜救,一路往上开,到达被搜救者摩托车停车点后。我们一车8人,分两路与家属接头后从溪边两侧往下搜救。约20分钟后,发现被搜救者,倒在灌木丛中。”
“人找到时。头部摔破,身上有血迹,三只地雷蜂还在蛰。经医生确认,已没有生命体征。”潘士标说,他们救援队两名队员也被地雷蜂蜇伤,一个蛰在嘴巴上,当即成了“香肠嘴”,还有一个蜇在背上。 被野蜂蛰了要及时送医
我们常见的蜜蜂虽然有一定攻击性,但是被盯一下顶多疼一下没多大事。被蜜蜂蜇后,要立即拔掉蜂刺。一般情况不需要用药,过敏的概率较小。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会全身发痒,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这种情况就要特别注意,应立即送医院打点滴,不过,出现这样情况的几率很少,大概只有万分之一。
野蜂就不一样了。比如“地雷蜂”,之所以有这个独特的称呼,是因为这种蜜蜂飞行时发出强烈的“嗡嗡”声,声音非常响。而且有巨大的毒性,人被它叮咬一口,创口会像被地雷炸伤一样血肉模糊,在几分钟之内,人会感到眼睛发黑,口鼻麻木,不到半个小时,伤口会疼痛难忍,疼痛时常会使人昏厥,疼痛会持续7-10个小时。如果被叮咬2、3口,则有生命危险。
记者了解到,现在是马蜂蜇人高发期。昨天下午,东塍镇专职消防队三次出动,捣马蜂窝。虽然做了重重防护,还是有队员被蜇伤头部,送到临海市第一医院解毒。
专家提醒市民,虽然被野蜂等蛰中死亡的事件比较偶然,但大家见到这些攻击力强大的毒野峰,还是应该心存畏惧,绕道而行。被蜇伤后,要及时送医。延伸阅读
马蜂窝人人都怕
一旦被蛰,轻则受伤
重则危及生命
近日
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了这样一起案件
引发关注
起因竟是
四川一男子和女友想吃蜂蛹
捅了一野蜂窝
结果途经事发地的一名路人
却被蛰死了……
“捅”出来的祸端
2020年8月22日中午,王某和女友李某驱车到乡村摘野蜂窝,想要弄点蜂蛹吃。路边的一棵樟树上,有一个直径及长度分别为30、40厘米大蜂窝,二人遂准备摘取。
王某身穿防蜂服后,用灭蚊药喷除蜂窝外的马蜂,再用口袋套住蜂窝,并将蜂窝附着的树枝一同锯断拿走。女友李某则劝阻正准备经过的人群,以免被蜇伤。但是取完蜂窝后,王某没在现场立即处理蜂包,将蜂包包好放进车里。随后,二人驱车离开。让人想不到的是,不久后赶集回来的赵某从树下经过时,不慎被马蜂群攻击。赵某虽奋力挥动手中布袋驱赶马蜂,但仍被蜂群蜇伤。随后,赵某被家人送往四川省威远县新店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后因伤势并未好转,赵某被转到威远县人民医院。
令人心痛的是,当晚,赵某因抢救无效去世。威远县人民医院《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载明:赵某的死亡原因为:蜂蛰伤。入院诊断为“蜂蛰伤、高血压3级、窦性心动过速”,出院诊断为“蜂蛰伤、高血压3级、呼吸心脏骤停”。
“蛰”出来的纠纷
赵某去世后,其家属将王某和其女友李某二人告上法庭,要求赔偿。
赵某家属认为: 赵某是被王某和李某二人所取走的蜂窝所残留的马蜂蛰死的,故要求,二人连带赔偿医疗费、死亡赔偿金等共计26万余元。
二被告辩称:
被告取蜂窝是事实,但现场并没有遗落蜂包残留物,原告方也没有证据证明是因为二人取了马蜂窝,而导致马蜂报复。而且死者赵某的死因不能确定为被蜂蛰导致其死亡。
死者的死亡其自身应承担主要过错。被告取蜂窝的动机和目的是吃蜂蛹,不可能预见取蜂窝会给他人造成危害;死者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经过事发路段时应观察通行,其对危险缺乏预判,未尽充分注意义务,自身需承担主要过错责任。
法院这样判
根据原告方举示的证据、双方在庭审的陈述等,法院认为:赵某被蜂窝后残留的马蜂所蛰的事实存在高度可能性。
理由:
# |( ^2 e; h; ^* Z7 C& z7 E" B
: k$ d5 g& |( m. m1、二被告取马蜂窝的时间是中午,在这一时段,有不少马蜂外出觅食......;
& l& p1 Q. J* L, N a- ( L% z" I( Z" i% e, r, k
2、有证件显示,赵某在行至事发之樟树下时,有用随身携带的口袋挥动(挡打马蜂)动作;
0 E# F2 d/ ~7 O3 }5 @8 f
- ( ?6 c- [8 x1 [7 l f, A
3、赵某的出诊到转院治疗,加上两院的印证,可以证明赵某确系在该樟树下被蛰伤;
, B; \% g \3 v: T7 v6 O - 4、事发地当地村民证实原告陈述属实。
" K; t# H4 s( V2 i" ]6 a
% q7 \/ {" ]. Y$ ?2 b" g0 ^' }) x根据威远县人民医院《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赵某死亡原因为“蜂蛰伤”。综上,能够认定赵某死亡由蜂蛰事件所致,即与二被告摘取马蜂窝具有因果关系。
据了解,本案蛰人系野生马蜂,非侵权责任法规定的饲养之动物致害。另根据威远县人民医院出院证显示,赵某在医院救治过程中,为上厕所擅自拔掉输液管的行为,系其自身在救治过程中存在较大过错。
此外,在此事故发生前,本地就有发生过马蜂蛰人致死事件,赵某明知自己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有马蜂窝,未确认安全后直接通过,而造成不幸发生;故对自身伤亡事故应承担相应责任。原告损失的认定问题,经综合统计,法院认定原告损失共计247561.38元。
因此,原被告双方各承担50%的责任,根据该事故责任确定二被告赔偿123780.69元。
# J0 \/ u/ i0 l9 i
5 Q! \- [+ w9 I' } s- J% ?/ _- e6 w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