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在河北廊坊某学校内,一名男学生因为打饭菜的时候打多了,没有吃完,准备拿去倒掉。此时,身边的教官看到了这个情形,走到了孩子跟前把菜盘接了过来,当着孩子的面,一口一夹的把剩下的饭菜全部吃完了。
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或者在外面吃饭,都要懂得珍惜粮食来之不易,我们都要养成珍惜粮食的这种好习惯。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于昨天(22日)下午1点07分因为疾病离开了我们,91岁的袁隆平爷爷毕生都在研究水稻农业,这大半生的奉献为我们完全解决了温饱的大问题。造福了我们多代人,更是造福了人类。
在我们爷爷奶奶那一代,忍饥挨饿是常态,粮食也是不够分的。为了吃饭问题甚至还出现过很多奇怪的食物。
比如“双蒸饭”,它的做法就是,用水先把饭蒸熟,然后再用苏打水把饭再蒸一遍,这样米粒就会变得膨胀。给人感觉就是分量变多了,然后就可以分给更多的人吃。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食物,吃了之后不但不能顶饥,而且还会让人很容易得病。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各地还想办法鼓励大家去研究,增加粮食的法子,专业名字就叫“粮食实用增量法”。当时的学者们也是想尽办法各显神通,除了“双蒸法”之外,还发明了“烫面法”、“水磨法”和“三开法”等等。总而言之,大多数学者研究的都是在粮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后期的烹饪让粮食变多,但是,这些做法最后都失败了。
但是幸运的是,有那么一批人了解到,粮食增产才是问题的关键,并把毕生的精力都放在了粮食增产研发上,其中就有咱们的袁老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的科研,就是为了我们人类不再挨饿,咱们上学的时候也学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 A D9 s: h" g# b& Q E我们如今高产量的粮食,都离不开袁老等一批人穷尽毕生的心血和艰辛才换来的。我们一定要深刻地领悟到,粮食,真的来之不易,不要轻易浪费粮食,不要轻易地浪费他们那辈的“心血”。
袁隆平爷爷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都应该懂得珍惜他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粮食财富”。
袁老一生不追求豪车豪宅,而是一生朴素,勤俭生活,穿的用的也是非常普通,这也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
最后呼吁网友们,珍惜粮食,从我们每一个人开始。
感谢袁老,祝一路走好。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