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北京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引狼入室"的案件。被告保姆张某,因涉嫌虐待殴打85岁老人将面临刑事处罚。
据悉,刘先生的父亲今年85岁,患有老年痴呆,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刘先生于2019年3月聘用张某在家负责照顾老人。今年5月,在无意间翻看监控录像时,刘先生发现张某有扇巴掌、推搡等涉嫌殴打老人的行为,在之后张先生对其进行警告。
然而,对于徐某的狡辩,法院当场放出了刘先生家的监控录像。视频中,徐某多次粗暴的对待老人,5月3日,张某用右臂撞击老人头部、后拽老人耳朵;5月18日,张某捶打老人腹部;5月21日,张某用嘴啃咬老人背部;6月11日,张某狠扇老人耳光,用拳头击打老人面部......这种虐待行为整整有11次。据鉴定,这些虐待行为使老人头部、胸口、手臂均受不同程度损伤。
面对摆在眼前的事实,徐某一再狡辩,并称对老人动手只是轻轻拍打,为的是帮助老人活动筋骨,他们在闹着玩,老人的伤在之前就有了,与她无关。在法官的次次追问下,徐某最终承认了殴打老人的事实,她称当时老人咬了她,一时生气便下手打了老人,之后在庭上痛哭悔不该当初。目前本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保姆虐待事件频频发生
和虐待宠物相似,保姆虐待被服侍者也是一种恃强凌弱的道德错误行为。
需要雇佣保姆的家庭,一般是家里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婴幼儿、或行动不便、需要照料的人的。面对年轻人、壮年人或行动正常的人的攻击行为,他们是没有反击能力的。甚至像刘先生的父亲,是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连遭到"虐待"了都不知道向家里人反应,也对此没有记忆,若没有监控视频作为确凿证据,该保姆的罪行可能就不会东窗事发。
保姆的工作时间大多是雇主不在家时,因此工作行为有着很大的封闭性和不可见性。雇主工作后回家看到的只是结果,过程难以知晓。保姆虐待被服侍人,若没有证据,就没有办法证明其行为非法。
保姆的行为难以监管,于是一个"人在做天在看"的场景出现了。考验保姆素质的除了工作能力就是敬业的道德水平了。是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待人如待己,还是玩忽职守、怠慢雇主、悄悄施暴?很大程度上只能由保姆自身的道德来决定。
这场"豪赌"怎样才能赢?
现在的家庭选个保姆都要心惊胆战,深怕走眼后引狼入室。不少雇主对于保姆也是下了大手笔,在一些一线城市,保姆的薪资甚至能达到上万。面对如此高的报酬,保姆敢拿就要对得起这份薪水,服务质量、服务态度、道德水准是是用来权衡的标准。如果请个保姆,需要24小时盯着才能保证服务质量,那还要保姆有何用?
总之,如何规范保姆行业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推敲,但随着社会发展,保姆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此问题已经是重中之重,容不得拖延。
' d8 I5 z% Z) i, X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