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在国外社交平台发表不当言论事件还未平息,网传川师大某副院长、教授猥亵女教师事件还没有最新通报,中山大学博导又因不当行为成了网络热点?
教师被调离岗位,究竟做了啥,也该说清楚吧?7月8日18点42分,百家号-中国新闻网发布资讯《中山大学通报教师上网课时不当行为:调离教学岗位》。
其一,在中山大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中,教师的哪些行为构成“重大教学事故”?要得出结论,先得摆出涉事教师的具体行为,否则,公众怎么知道?学校不公开,公众不知道,又怎么理解该大学的处理决定?
其二,如果不公开涉事教师的“不当行为”是什么,学校又凭啥得出“严重违反教学纪律”的结论?学校可能认为学校自己知道就行了,没有必要告诉公众。如果内部处理,这样说也不是不可以。然而,要让媒体公开报道,那也得考虑公众的知情权。
看到标题中的“不堪入目”四个字,我们也能猜到点什么。该资讯称,中山大学官网就此前网友反映的该校副教授网课中出现不良内容的情况,作出通报。看到了吧,标题中有“不堪入目”,正文里有“不良内容”,而非“不当行为”。
7月8日16点27分,百家号-澎湃新闻《中山大学:一教师不当行为引发严重教学事故,调离教学岗位》。
当然,这只是猜测。一般来说,单位内部公文一般不对外公布,只对内公布。或许,中山大学不提涉事教师的具体行为表现,属于惯例,我们在此不谈,反正这一事件已经被官方媒体报道了。
从澎湃新闻报道看,有这样几点需要思考。其一,更准确地说,涉事教师的问题应该是“言语不当”或者“言语不雅”问题。其二,涉事教师微信聊天的内容属于个人对个人,并非面向社交平台公开。
其三,涉事教师的聊天内容被曝光,一是直播网课,中间休息时为关闭,聊天内容弹出,被学生截屏、曝光。于是,有网友将涉事教师的聊天内容通过豆瓣、微博等社交媒体曝光。那么,我们又该怎么看学生截屏、曝光现象?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不管涉事教师是什么职称,在什么样的专业岗位上工作,都应该明白上课时间属于上课时间,休息时间属于休息时间,即便中间休息聊天,也不该发内容不雅的内容,而是应该自律才是。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