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上亿孩子的“色情产业”
竟然如此嚣张?
《迷你世界》原本是一款沙盒创意游戏,App Store中给的游戏建议适龄级别为4+。
用他们官方微信的话,「有上亿青少年用户」,数字实在惊人。
也非常不堪入目的色情内容,同时也还出现在评论里。
但是,其实还有许多你不知道的“魔怪”攻克着你娃的防线。
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有一群人,专门出没于未成年人聚集地,散布各种色情信息,色诱未成年人加好友。再教唆他们,控制他们,获取私密照片,甚至是视频,以此挣钱。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让父母背脊发凉,
却笑翻了没良心的人渣:根据前几天CNNIC的报告,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
其中最大的群体是:学生,占比26.9%,差不多是2.43亿人。
要知道中国大学生人数大概也就是几千万,剩下的都是未成年学生,有多少人呢?估计2亿吧。网络里的毒虫无孔不入的毒害着几亿的娃!
曾经法制晚报报道过一起案件:一个直播APP用色情表演吸引初中生充值,再刷礼物,一个月耗掉3万,把家里几口人几个月生活费都搭进去了。不仅仅是各种游戏平台,就连微博微信,贴吧,豆瓣,
可能都有,只是极少人发现。我们的孩子就生活在这种内容的包围之下,连《迷你世界》这种低龄儿童游戏也被攻陷,可想而知恶有多广阔,力量多强大。
《中国青年报》还报道过:山东一位初中生因为被引诱加入色情QQ群,
一个月能花掉5000块钱。再比如,还有很火的「福利姬」交易。
「福利姬」非常成熟,专门针对未成年小女孩,满足一些恋童癖或有特殊癖好的群体。这些用户群体清一色乳臭未干,对性好奇,处于朦胧期,性格又冲动,对金钱没有什么意识。
看着他们受害,真的愤慨又痛心。
最想让父母拍桌子的,大概就是法夺尽的电子产品,信息时代根本禁不了的网络接触。
毕竟,现如今打开手机一搜什么都有,还有各种手机打卡,群里学习,作业都有专门的软件,哪一个能离开网络和电子产品?杜绝不了,那就只能上阵智慧战斗。
挽救孩子,先填补被忽视的教养漏洞孩子为何这么喜欢打游戏?
我们在夏校真的见过太多孩子离开了手机就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跟人说话,该怎么去交朋友,
然后问他们:
平时在家和爸爸妈妈玩些什么啊?
99%的答案都是:他们很忙,没空管我;或者,他们自己一直在玩手机。现在的“手机爸爸”、“手机妈妈”真心也很多的,一句工作忙就几乎切断了与孩子的深度交互。然后,一边逼着孩子远离电子产品,一边自己用它来解决和社交。难得的陪伴孩子也是手机在手,简单粗糙。
导致的结果是:
孩子很无聊,孩子有样学样,父母越管制,孩子越是没了手机、电脑这些活不了。道理都懂的,事实都焦虑的,
用好办法去改变才是王道。
全家一致,共同建设起护娃壁垒
从自身做起,正确规划网络使用让孩子自觉地远离虚拟世界,必须以身作则,
放下手中的手机与电脑,给孩子竖起一个好榜样。
如果自己很沉迷,强行管制孩子玩,然后还一味督促孩子学习,做作业,那孩子在家真没劲,心里也绝对是不服气的。
短短十几年辛苦唯有勇敢历劫,因为只有被用心陪伴和关爱的孩子,内心才会充满阳光、爱和好奇心,自然也不会需要通过网络世界来得到满足。
用高质量陪伴,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空闲的时候,放下手机、远离无聊剧、少些应酬。多带孩子听听好音乐、逛逛艺术馆,探索博物馆、打卡好看的创意园和各类书店。如果你们需要,我能给你们一箩筐。相信我,娃的优秀绝对少不了它们。
不时一起去田野、森林走走,去大自然观察一树一目一虫一花,去闻闻四季花香,去见见五彩缤纷。
去远近的不同城市走街串巷观察当地文化,一起回到家整理照片、写下有趣的记录。
现在的孩子本来就比我们以前早熟,临近青春期更是难免有小鹿乱撞,驾驭这头鹿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美育】。艺术、自然、丰沛的思想是最好的老师。
闲来偷个懒一起听听电子书,翻翻纸质书。一起刷刷三观正、有思想的纪录片、好电影。
只有一直都见过美好的,才不会沉迷在垃圾里;只有清楚什么是低俗的,才不会想都不想就做。
性教育要乘早,别藏着掖着拖着
到底什么是性教育?性教育要清楚告诉你的孩子:哪些关于性的知识,是正确的,正常的;哪些应对性需求的方式是可行的;“性教育并不是只对男女性别及性器官的认知,本质上它是对最原始的人性的探讨,涵盖对少数人的性取向的包容与尊重。”我们小时候缺失的不能再缺失在孩子身上。
孩子能阅读就要开始性教育。
不同年龄段看不同表达方式的性教育内容。
从动画、绘本开始就是不错的选择,
慢慢介入科普、文字多的图书、相关的电影等等。
父母千万不要谈性感觉羞耻,养成沟通习惯。
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好奇和正常反应是错误。
越感到犯错越想藏,表面给你个乖孩子,
内心被无辜伤害牵引,甚至有些变成了伤害他人的那一个。
8 N) i9 T/ ^) O `/ K3 I我们都经历过那个阶段,
深知那个阶段的懵懂潜藏着危险,
是那些网络生意的“恶心苍蝇”想要盯的“蛋的缝隙”。
男孩在中国的性教育中很容易被忽视,让他们被侵犯了甚至完全不知道在进行中。
男孩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也有表达害怕和难受的需要。
他们需要知道什么是隐私、如何应对特别的生理反应、什么是健康的关系,如何制止越界的接触,
以及长大后如何允许一段性关系。
教会男孩,尊重女性是特别自豪的事。
1、尊重保护身边的女性:
不参与、不发起对女生起哄的行为和羞辱性的言语。
男孩们很多没分寸的话和盲目的行为并非恶意,
而是出于迟钝和无知。如果从小了解相关知识,跟父母能自由交流,
就会懂得什么是不当言行并加以制止。
很多男孩子在成长路上,
缺的就是有力的规劝,正向宽容的引导。
2、爸爸做榜样,妈妈多关怀:
男孩越长大,爸爸的力量越重要。
爸爸对待妈妈、对待身边女性的言行举止,
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男性,对待不当行为的态度
都会观察在他们眼里,哪怕一个玩笑。
而妈妈要多给予男孩关怀和鼓励,
母亲的爱会让男孩们感受到包容与理解的信心,对待身边的人也会更懂得尊重和礼遇。
鼓励男孩女孩的健康社交,大大方方。
男孩女孩的健康交往要证明引导和鼓励。
一般来说,女孩会心思更细腻,更早熟。
而男孩,往往比同龄女孩不善表达和缺乏沟通的耐心技巧。
但男孩也有敏感的一面,自尊心还特别强。
如果他们有一点点笨,女孩们别嘲笑。
如果他们有一点点邋遢,女孩子别指责和嫌弃。
如果他们有时候不自觉的欺负女孩,请严厉制止也允许他们反思,道歉了大方原谅。
如果他们想和女孩们一起玩,不妨大大方方接受,健康的活动没有性别之分,学习上也能互相帮助,友好交流。不藏,不躲,孩子们的成长健康才会更强大。
支持孩子的梦想,帮他完成目标
现实世界有时候让人想逃离是因为太过孤独、太多打击。
孩子小时候的梦想可能不着边际,可能与分数没半毛关系,
但是梦想中却包含着孩子百分之两百的认真态度。
很多孩子在游戏虚拟世界里上瘾那份快乐,多半是自己的梦想被忽视甚至被打压,得不到支持就去虚拟世界体验自己的需求与价值。
如果可以,请尽量陪伴孩子去探索、去“荒唐”。
一起设立一个又一个目标,享受完成的成就感。
在过程找到真正兴趣和自信的孩子,才不会喜欢虚拟世界呢。
发现问题,用耐心交流代替粗暴禁止如果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时,要平和交流,耐心陪伴孩子改掉沉迷习惯。
你要真正理解孩子,才能保持开放良性的沟通,孩子才会对你们敞开心扉,没有秘密。
管教并不是去控制孩子,而是让我们变成孩子,跟孩子成为朋友,陪孩子一起长大。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喜好和各种需求是不同的,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去知道孩子喜欢什么。
我们的参与度越高,融入性越好,孩子会越来越喜欢跟有话可说的我们来沟通,思想互动的大脑当然比虚拟世界有趣的多。
保护孩子任重而道远,需要举全村之力
最后,希望各类平台能真正的重视起来,而不是蜻蜓点水、打一枪就结束,
之后又看着卷土重来。
成长期的孩子天性是喜欢社交的,在普遍缺少集体社交机会的当代就是孩子的软肋,
就连父母给予的陪伴也未必是充分的。因此可爱、低幼、益智的社交游戏尤其受孩子欢迎。
他们没有经济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又淡薄,陷进去就很容易被套在其中深受其害。
如果这些本该为孩子们提供欢乐的游戏,都能这么轻易成为加害他们的工具,父母们努力为孩子打造健康成长环境
真心无谓的布满了砍不完的荆棘。
我们都曾是孩子,也都会是孩子的父母,全民对孩子都该有一份责任之心。
那些躲藏在游戏世界里发泄、散播自己低俗欲望的人,应该被全民呵斥、严厉制裁。
写在最后
说真的,我绝对相信即使没了《迷你世界》,或许还会有“广阔的世界”、“神奇的世界”......
好游戏肯定还会被抄袭,小孩子肯定还会有被哄着脱掉衣服,最后被家长要求交出手机删掉App。
所以,我们能为孩子们做的,也不只是每次等事情暴露后才开始生气,开始上紧发条反思自己哪些没做到,有时对自身感到无措,还一把火气冲着孩子去。
作为父母要明白:
人家是不需要对你孩子负责的,没有义务。
浪费唾沫和情绪批判这些渣渣的良心没用,
尽早教会孩子如何应对现实世界的坑,才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保护。面对不可抵挡的信息时代,真心不怕告诉孩子人性和世界会有多复杂,就怕童话氛围和保护壳太强大,孩子反而对差异化又好奇又惊恐,最后走错路、被利用也不自知
" v5 D: ?/ W+ [+ h2 ?1 O% k3 h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