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华西秋雨再增强阴雨持续到本周末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9-10-9 15:35
标题: 华西秋雨再增强阴雨持续到本周末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10月8日,伴随着寒露节气而到的是浓浓的秋意,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我国传统也将寒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换而言之,9日起,便是“寒露脚不露”了。6日,四川盆地雨水便上线,更添了几分寒意。这几日,天气将持续阴沉,目前来看,要到12日,也就是周六,天气才会明显好转。“天气转凉,感冒患者也在增多,这几天急诊科感冒患者增量大约有20%。”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余明海表示。
  今明两天四川都要下雨
  8日,我国各地进入寒露节气,常年这个时候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将增多增强,今年也不例外,预计本周,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波动明显,需添衣保暖。华西秋雨再度增强,特别是四川、陕西等地需警惕次生灾害的发生。
  西南地区华西秋雨的“下半场”已经开始。根据中国气象网的消息,这两天,华西秋雨将再度增强,一直到本周末,上述地区都会是阴雨不断。
  中央气象台预计,8日8时至9日8时,黑龙江东部和西北部、青藏高原大部、西南地区大部、西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江汉北部、华南西部和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有暴雨。9日8时至10日8时,西藏东南部、甘肃南部、陕西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西部、湖北西部、川西高原北部、四川盆地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西藏东南部、四川盆地东北部等局地有暴雨。10日8时至11日8时,西藏东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中西部、四川盆地东北部、湖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西藏东南部局地有暴雨。
  今日阴沉继续收起凉拖加件外套吧
  自6日开始,四川盆地各市气温都降到了20℃左右,人们已经纷纷拿出了外套。这几天的成都也总是阴阴沉沉,不过9日阴沉还将持续。成都气象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预计8日晚到9日白天阴天有间断小雨,气温17—22℃;9日夜间有小雨洒落,随后天空状况稍稍好转亮度增加,天空模式转为阴天间多云模式,气温在17—25℃之间波动。
  “寒露”之后,天气渐转寒,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余明海提醒说,脚部距离心脏最远,脂肪层薄弱,保温性差,“一些年轻人比较喜欢露出脚踝,但是脚部一旦受凉,很容易引起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他直言,“国庆后期开始,感冒患者门诊量大约上浮了20%。”余明海提醒说,“天气转凉后,应该及时增衣,家里的凉鞋、凉拖都可以收起来了,最好穿上保暖的鞋袜,对于抵抗力比较弱的老人,可以采取热水泡脚或是按摩等方式加强血液循环、保暖,降低感冒发生的几率。”
  秋燥请加湿萝卜银耳滋阴润燥
  寒露后,我们不得不面对“秋燥”了。“这个季节,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成都仁品耳鼻喉医院中医科医生谢春表示,“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这些都是润燥的,可以适当补充。”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谢春表示,最好也适当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在饮食上,谢春建议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此外,她还特别提醒说,室内可以放一个加湿器,注意补充水分,“也可以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提醒
  10月气温下降明显,每当遇到秋雨,空气中丰沛的水汽很快达到饱和,有时出现雨雾混合或者雨后大雾的情况。特别夜间更为多见,可能形成成片的雾区,影响交通安全。
  另外,由于受到高压控制,大气层结稳定,在连日无风的情况下,聚集在城市中的汽车尾气和工厂排出废气、粉尘不容易扩散,则会形成烟霾天气。
  所以,大家出门前,盆地地区要特别留意雾和烟霾,高原山区则要注意下雪带来的影响。
. O. @. L; X! A0 V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icbw.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