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z$ p% x5 R& f8 u1 j. z' T' Q24日,杭州3位为女儿相亲的家长在相亲角谈择偶标准。一位大妈要求男方必须有房,另一位大妈说:“除非真的很优秀,不然女方的后半生怎么过? ”一位大叔直接说:“你老婆都养不起,人品再好有什么用? ”(头条新闻)( ?0 \& k5 v% c" H/ n
7 y* Q# F2 ^. k' W) m: x, ? 实际上,“宁愿坐在宝马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婚姻价值观,早就不算稀奇了。所以,看到这些父母,你就知道,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年纪轻轻,却不会谈恋爱。他们哪懂什么叫爱?只有父母以“为你好”为名义的洗脑:爱情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婚姻就是过日子,当然得找个条件好的;男人又老又丑也没关系,只要有钱就行,省得自己去奋斗;女强人绝不能要,不听话不贤惠不服从长辈,活该被剩下。这样的场景,让人觉得科幻,那些捏在手里、打印在纸上的“儿女”,就像一个个虚拟机器人,被父母操控着进行配对组合,如果条件合适,就放进一种叫做“婚姻”的空间里,一对男女就乖乖钻进一个被窝过起日子,而父母在一旁密切监视,指挥他们造出下一代。 ! b a; a2 c7 H 5 x% @7 x: M; E) o |( V' @ 如今相亲节目的火爆,也折射出了世俗瞩目的方向,相亲者既然将自己“五花大绑”上了秤,也就顾及不了混乱情况下的“任人宰割”。而相亲则把所有外在指标打分排名,好像带着大家回到中学时代的年级排行榜前,第一名和第一百名似乎相距甚远,直到多年以后在同学会上握手言欢。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纵然“门当户对”,八字和生肖也很完美,双方走入婚姻殿堂,如果没有爱情基础,也难保未来的生活不起波折。1 j* h) `' y& ^; B3 X
; @/ V. P. I& R8 c) O( ?
去年,印小天被“骗”婚,不就是父母钦点吗?从身高、学历、职业到家境(虽然是编的),都符合了他父母给的标准,乖儿子就这样娶了一个完美儿媳,最终跌进坑里。只顾条件,往往就忽略了个人,条件可以弄虚作假,人品如何还用等到结婚生子玩消失,才恍然大悟吗?那些用条件交易婚姻的人,进入围城前,就已经面目狰狞,婚后一有个风吹草动,就会呲起獠牙——心里没有爱,就不会有尊重,就不会手下留情。 t% l+ I/ T. V' I8 H
( C* K! C4 C) C+ e! @, e) M0 N g n
相亲也许可以得到爱情,但拥有爱情的人绝不会去相亲。幸好,活跃在相亲角里的绝大多数人是步入暮年的家长,他们饱经世事,不惧怕外界的评说。这些父母,自以为吃的盐多,总是以过来人的口吻,满脸操心地说,“你将来就懂了。”然后,理直气壮地站在子女身前,吆五喝六,指手划脚,子女就像牵在手里的狗,一举一动都得听主人口令。从大学专业到工作种类、结婚对象、买哪套房、生几个娃、娃怎么养,全都紧紧抓牢。7 `# p4 T! |% u+ _ i" P.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