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编辑 发表于 2017-9-20 15:43:25

明明持英国国籍 却穷极一生只为中国代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572ed1dd79034628902660101bec792b.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17e0da02f0494d61a7654dc0141c430c.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cdae147ab017426e97c39fa4a41069c1.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550c762acffa41b68261c760376b211b.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a2d2cbca2b5549eeb4eca0c9971d2877.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7709ddcc157b43dda4ab5196515a7558.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d1136c38ac3942138887177289db25d4.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7653cb85cdfa435fa6d1eb98d5eeda31.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ecdd9b230ab349d7a6cf0127b13d9ab8.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956fddf18243475da2334970853561ad.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2294aad1d0b14456b2f0ad2b969a25b6.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8d814888d8cf4a1da680f7d790d3f211.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65f2685c43714208a1a86f23a10f53b5.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ea250d915fee499bbf10e58134a1123b.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531bafc135ae4ea689c372a7badf44c0.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02a2d5d2f35c41678b221336856f823f.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4441fe523d1341328b26334f9c6f8f9f.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55e70c4ed56749b29b134cb72a698a19.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1ad7a8abc39b4bbeb102ae8edbcd942d.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45d1141097684d7884715381b55c47db.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64a9e8116e1544f184bd02e84b7d59a2.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2cc1ba64f4384902ba9bd07e55f2c557.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314e7acc48014774af8cdf293f3fa5dd.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dd3e0197c10046c48d35c8e890c8fed2.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cf818d980cab4d0fb4039b8a81fc2ea1.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4a225ce2de9044899b8cdadacb1bea19.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13eeb5bf992d4313990d334618212306.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6359460e15474a37a5994cc381b51dda.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f07eea6657894e5395df95814169520d.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90ae6f09606d44a696bfb5451652cbc8.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7eb456d03dae47dfbf45d5556c103727.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51f58e40183e42b792272236cd4b7b4a.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f9ee6e8a62ac4ffc9dee187fc79be6d0.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aed740e03f244ce69ae37cc7a1b9d345.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9be04d88c1914ecba02bd5f6015f40b7.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bca843ea63e345ed94e95ed9e182899e.png


她的名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她写中国的过去和未来,但用的主要都是英文和法文;她一提起周恩来总理,就会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她持有的是英国国籍,却一次次地告诉别人自己是中国人。
她,叫韩素音。韩素音出身于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跨国家庭。她的父亲周映彤是中国第一代庚款留学生,在比利时认识了出身于贵族家庭的玛格丽特。1913年,周映彤带着玛格丽特私奔到了中国,后来他在铁路部门谋得了职位。这样东西方结合的家庭,在当时的中国十分地少见,作为一个高鼻子的外国人,玛格丽特常常被人嘲笑和排挤,现实的残酷很快将爱情消耗殆尽。她讨厌这里,每天都吵着要回欧洲去,但每次都败在了丈夫的挽留下。铁路修到哪,就得跟到哪。所以他们家不得不在各地辗转,1917年9月12日,被调到河南信阳工作的周映彤,迎来了他的女儿韩素音。韩素音还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着,血缘和文化的双重矛盾。他们在家讲中文,出门学英语;吃欧式早餐,中式午餐,混合式晚餐;上午穿着中式服装、带着毛笔和铜墨盒上中国学校,下午又去法国修道院学校……作为一个混血儿,中国人看不起她,外国人也看不起她。她是在母亲连绵不绝的抱怨声中,周遭所有人的嘲讽讥笑中长大的。她的母亲希望子女们未来回到欧洲去,所以禁止子女们学汉语,但韩素音却从小就表现出,对汉语极大的热情,倔强地表示一定要学习这门语言,做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十二岁那年,在街上见到许多可怜的盲人后,她向父母宣告了自己的梦想。“爸妈,我要当大夫。我才十二岁,但我要悬壶行医,要为盲人治病……我不是在做梦。我要当医生,我要给盲人做点什么,让他们重见光明。”但是,她的父母只觉得她在说梦话。15岁的时候,她为了赚取进入医学院的学费,去往北京协和医学院当打字员和秘书。1933年,她进入燕京大学医学预科,1935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后远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学医。1937年7月7日,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七七事变”爆发,震惊中外!身在布鲁塞尔的她得知消息后,奋不顾身地走上大街,声援中国抗日,示威游行。1938年,这个“半吊子”的中国人,毅然放弃了热爱的学业,决定回到战火纷飞的中国去。在这艘轮船上,她和第一任丈夫唐保黄邂逅了。唐保黄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唐生智的侄子,英俊潇洒,满怀爱国热情,她沦陷在了他的大丈夫气概中。1938年10月初,他们到了当时全国抗战中心武汉,在那里,两人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婚礼结束后的第二天,噩耗便传来:日军即将攻打武汉!唐保黄效力于国民党军,因上级命令,他不得不跟随军队先行撤离,韩素音就这样被独留在了武汉。没想到,唐保黄为了救她,不惜违抗军队的命令,途中擅自离开,冒着生命危险,只身返回武汉来救她。但唐保黄是一个传统封建的中国男子,他要的是一个唯命是从,矜持的妻子。他反对她外出行医救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如果韩素音稍有违抗,他就动手殴打她,有一次甚至把她打晕了。战争期间,她在成都的医院中当助产士,同时,开始写她的处女作《目的地重庆》。这本书以抗战为题材,讲述了她在中国,参加抗战的亲身经历。1942年年末,英文版《目的地重庆》,在美国正式出版了,这本书受到热捧,竟在美国卖到脱销。但这部小说彻底激怒了她的丈夫:如此抛头露面,实在伤风败俗!他变本加厉地对她进行洗脑,谩骂和殴打,两人的矛盾愈演愈烈,再也无法弥补。1941年,唐保黄带着她去英国当外交官,1945年,唐保黄回国参加内战,但是韩素音却决定,留在英国继续学医。1947年,唐保黄战死东北战场,她拒绝回去参加葬礼,理由是要准备毕业考试。这10年的婚姻,令她受尽屈辱,她无数次地感到快要窒息,唐保黄的离去,反而成了她的救赎。1948年,中国局势明朗,她得知新中国即将成立,一腔爱国情再次热血沸腾,她坐上了从英国驶往中国的轮船。但是她还没有申请到新中国的护照,只好选择先停留在了香港。在香港生活的期间,她结识了战地记者伊恩,两人一见钟情。但是伊恩有妻室,性格刚烈的她,不愿意被困在这种不清不白的关系里,无奈伊恩攻势猛烈,她动摇了,动了真情。然而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伊恩被派往战场,在朝鲜阵亡了。她的第二部作品《瑰宝》,描写了这段情感经历,用日记的方式袒露了和伊恩的爱恋。这部作品出版后,在西方引起巨大轰动!《瑰宝》当时畅销到什么程度呢?有出版社说:“在英国公交车上,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胳膊下夹着这本书。”这段爱情故事,激发了西方人对神秘东方的想象。这部作品奠定了她在欧美文坛的地位。很快,《瑰宝》就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生死恋》。1956年,电影《生死恋》获得3项奥斯卡奖。旧的护照快要过期,新中国还没有批准给新的护照,台湾那边又不想去,一旦旧护照过期,就会被赶出香港。在这样的情况下,1952年,她嫁给了英国出版商康柏,加入英国国籍,改名伊丽莎白·康柏。但是不久后,两人就离婚了。作为一个女人,她的感情真的是跌宕坎坷!既然不能进入中国大陆,她决定用自己的方式,为新中国尽绵薄之力。她不停地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尼泊尔、印度等地辗转,一边行医,一边搜集整理,亚洲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每到一个地方,就积极为中国做宣传。1956年,她接受了印度总督、前香港总督马尔科姆的邀请,去印度新德里度假。一个皮肤黝黑的印度人担任她的向导。这一次,感情坎坷的韩素音,终于找到了一生的灵魂伴侣——陆文星。他宽容、仁慈、体贴,和韩素音性格互补,两人一见如故。然而就在这次旅途中,韩素音突然得到了大陆批准她回国访问、探亲的好消息。陆文星知道她“思国情切”,就深情地对她说:“去吧,1956年,她终于踏上了,令她魂牵梦萦的中国大地,在中南海西花厅,得到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接见。两个小时的会见,让她毕生难忘,她成了周总理的超级粉丝,为他的风度、才智,和人格魅力所倾倒。周总理和邓颖超还邀请她去家里做客。他们围坐在一张圆桌旁,像家人一样边吃边谈。周总理一口气和她谈了三个小时。当谈及中西方的关系时,周总理说:“西方不了解中国,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接受中国的观念。”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英籍华人开始拿起笔杆,向世界介绍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她的英文造诣在当代英美文坛堪称一流,在当今世界,能用英文写作,并能在西方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的华人除了她寥寥无几。她写的有关中国的著作相继问世:《亚洲的风雷》《2001年的中国》》……这些著作被译成各种语言,成为一个出口,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优雅流畅的文字,为西方的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英雄传统的中国。在七十年代,她为毛主席出书立传——《赤潮:毛泽东与中国革命》,让全世界了解当时的中国。然而为此,她却遭到了西方的抵制。被西方媒体无情地攻击,甚至还被美国中央情报局列入了黑名单。就连走在大街上,都会有人突然冲出来咒骂她。图为与邓小平同志会面1976年,周总理逝世了……韩素音为此悲痛万分。“ 时至今日,想起他,想起当时我们会面的情景,我都会感到无限的哀伤,无比的凄凉。听到他逝世的噩耗,这是我一生中最悲痛的时刻,甚至超过了我父亲去世时我难过的心情。 ”1987年,韩素音邂逅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时,杰奎琳请她一定要写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周恩来”。从那时起,她就开始调查研究,构思酝酿《周恩来和他的世纪》。作为一个记录者,本应客观地、不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地对待研究对象,但是对周恩来,她做不到。她笔下的周恩来,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书中处处都流露出她对周恩来的崇仰之情。她在瑞士的家中,唯独只挂了周恩来的照片,每当提到周恩来的时候,她都想哭,并时常嘴上叨念:“他没有遗产,没有儿女,骨灰撒向祖国的山河土地;但他拥有热爱他的人民,人民的颂词就是他最好的墓志铭。”1997年之前,韩素音每年都会来中国一两次。直到因健康状况不能远行,她才和丈夫定居在瑞士洛桑,但她也一直关注着中国的情况。并在中国创立了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至今在翻译界属于较权威的奖项,也使很多中国学子得以走上翻译这条路,为中国翻译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90多岁时,她曾写道:“我虽客居烟波千顷的瑞士莱蒙湖畔,又因身体原因,十余年没有回到中国看看了,但这丝毫不能冲淡我对她的感情。”2012年11月2日,韩素音在瑞士去世,享年96岁即使她去世了,西方一些无良的媒体也没停止对她进行攻击。华尔街日报的讣文是这样的:一般来说,说死人的坏话不好, 但韩素音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普通人。现在,我们都知道她的作品令人作恶,但其行销方式却又那么成功。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力最大的学者伯特兰·罗素曾说:我花费许多时间阅读韩素音的作品,在一小时之内了解的东西,比我在中国待一年所了解的东西还多。英国《观察家报》写道:“在西方,韩素音的几部自传性质的作品,已成为西方读者来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的最经典读本。(来源:德国优才计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明持英国国籍 却穷极一生只为中国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