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市文成镇对大石坎米仓道保护性修复
四川省阆中市文成镇对大石坎米仓道保护性修复 传播网讯 近日,四川省阆中市文成镇抢抓“大蜀道”交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机遇,启动了境内大石坎米仓道的修复与保护工作。作为古蜀道重要分支,米仓道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其阆中文成镇大石坎段现存近2000米长、1000多级石阶,斑驳的痕迹见证了古代商贸往来的重要地位。此次修复旨在通过科学手段焕发古道生机,助力古蜀道申遗,同时推动当地文旅融合发展。 据了解,大石坎米仓道位于文成镇境内,历史上是连接陕西汉中与四川盆地的交通要道。尽管历经岁月侵蚀,古道主体结构保存较为完好,沿途仍可见用于休憩的石墩、造型奇特的石碑古庙等遗迹。近年来,随着“大蜀道”交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古蜀道申遗工作的推进,阆中作为米仓文旅走廊的核心节点,其境内的古道资源保护备受关注。2025年2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大蜀道”交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将阆中纳入规划,为大石坎米仓道的修复提供了政策支持。 文成镇此次修复工程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邀请专业团队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破损石阶、路基及附属文物进行加固修缮。施工中,工作人员细致清理石阶缝隙中的植被根系,防止进一步侵蚀;对松动或缺失的石块,依照原有形制和材质进行补配;同时,对沿途的石碑古庙实施保护性维护,最大限度保留历史风貌。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村民自发参与修复,协助清理杂物、搬运材料,村干部积极协调各项工作,形成了全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 “这条古道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的乡愁所在。”附近村民表示,大家都希望通过修复让古道重现昔日风采。文成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修复工程不仅有助于古蜀道申遗,还将进一步挖掘古道的文化价值,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基础。未来,随着古蜀道申遗的推进和古道修复的完成,大石坎米仓道有望成为文旅融合的新亮点,吸引更多游客探访千年古道,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图文/ 杨 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