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名文化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以地名文化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为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地名文化,重庆市涪陵区利用地名资源,将地名与产业发展双向赋能,讲好地名故事,保护地名文化,深入挖掘地名文化内涵,厘清地名历史文脉,以地名文化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涪陵区地处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地,长江、乌江交汇处,被誉为“乌江门户”、“世界榨菜之乡”,历来有川东南门户之称。涪陵之“涪”泛指水流壮阔丰盈,“陵”意为攀越四方土山,蕴含向上攀升、蒸蒸日上之意。幅员面积2942.36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街道,常住人口111.52万人。高位推动,健全地名工作体系 涪陵区注重强基与提质同向发力,实施“133”工作法,着力构建党建统领、民政牵头、部门联动、资源统筹的地名工作体系。 “1”全面提升地名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 “3”即建立健全三项制度。一是贯彻学习《地名管理条例》、《重庆市地名管理条例》,增强对学习宣传贯彻条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地名主管部门履行职责的能力。二是印发了《关于建立重庆市涪陵区地名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的通知》,建立了20个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出台了《区划地名管理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乡村地名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做好乡村地名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地名工作系统性重塑、全面性规范、整体性提升。https://q7.itc.cn/images01/20240312/cc2440f1684b41a5b9eb833c3c61ef1d.png “3”即三级联动协同。在乡村地名工作中,发挥好27个乡镇(街道)、432个村(社区)作用,探索建立民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协同机制,形成了民政主抓、乡镇(街道)主责、村(社区)主办的良好局面。多向发力,提升地名管理质效 一是融合打造三级地名场景。打造区级地名文化长廊,以图画、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地名文化,详细介绍了包含传说、人物、山水、历史等地名。石沱镇依托“巴首名区,峡江石渡,长江入涪第一镇”的独特魅力,打造镇级陈列馆,展示地名文化。南沱镇睦和村、江北街道二渡村把地名元素融入村级乡情馆展陈建设,留着乡愁记忆。 二是设立地名文化边界墙。为巩固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成果,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在涪陵区与丰都县103省道交界处,设立了涪陵——丰都地名文化边界墙,展示涪陵区历史沿革、地名来历含义等。 三是编撰地名录。按照行政区域类,非行政区域类,群众自治组织类,居民点类,交通运输设施类,水利、电力设施类,纪念地、旅游景点类,建筑物类,单位类,水系类,陆地地形类共11大类顺序对27个乡镇街道的地名进行编排,完成了重庆市地名录涪陵部分编撰工作。 四是提升地名数据质量。开展地名信息库数据质量建设行动,聚焦地名信息库存在的不正确、不规范等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对11000余条地名信息进行审校更新,实现信息库数据质量显著提升。 五是推进地名信息采集上图。对乡村物流综合服务站、旅游景点、农家乐、采摘园等地名信息应收尽收,规范上图(百度地图)2000余条,推动地名上图与出行导航、快递进村和山货进城等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共同“点亮美丽家园”。 六是加快地名数字化建设。为地名赋“码”,路街巷牌有了“身份证”,安装智慧地名标牌14.9万块,通过专属二维码展示地名信息,实现对路街巷门楼牌的精准查找,并提供40余项服务清单,让地名标牌数字化成果服务群众日常生活。双向赋能,放大地名产业效应 涪陵区大力发展“地名+”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一是深化“地名+一产”融合。充分发挥中国农特产品响亮名片——涪陵榨菜这一独特优势,唱响涪陵地名,推动榨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全区青菜头种植面积稳定在73万亩左右,年产销成品榨菜超50万吨,成品出口遍及81个国家,榨菜产业总产值达到130亿元,“一价两金一链”利益联结机制带动60余万产业人口增收致富,“青疙瘩”变“金疙瘩”。https://q3.itc.cn/images01/20240312/daa86c4f4ebb41c090341f4c1c1fc383.png 二是深化“地名+二产”融合。用好816这一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向世人展示了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在新时代的风采,成为群众了解核工业和三线建设历史的窗口,逐步成为我国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转型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https://q6.itc.cn/images01/20240312/37769b03f63f43099ad8f2b2664e68b2.png 三是深化“地名+三产”融合。举办以“世界的白鹤梁,幸福的新涪陵”为主题的白鹤梁旅游文化节活动,白鹤梁题刻和埃及尼罗尺石刻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入选“中国三峡·世纪工程”精品线路进行推广,累计接待游客3893.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3.9亿元。(陈孝波 文/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