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7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骗子透露彩票"内幕"诈骗 事后称"网上都是骗人的"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09:4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网络上真假难辨的彩票、股票“内幕消息”越来越泛滥,一些人为了快速发财,宁愿花大价钱博上一把。南京市民小刘在微信上认识的好友是彩票中心的“内部员工”,声称可以透露“权威消息”。他以为自己遇见了贵人,没想到不仅没中奖,还被骗走近三千元。

开奖前花2800元买到双色球中奖号

12月25日,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夫子庙派出所接到一起报警。报警人小刘告诉民警,他在网上买双色球遇到骗子。原来小刘几天前通过微信“摇一摇”,加上一位陌生网友。对方自称叫小菲,是彩票中心的工作人员。小菲聊天时对于自己的工作内容毫不避讳,她告诉小刘,自己能搞到双色球的“一手消息”。

看小刘不相信,小菲向他发来一张截图,上面是60注双色球号码,并称这期的头等奖就在这60组里产生。过了几天等开奖后,小菲主动联系小刘,又重新传了一遍之前的60注号码图。小菲说,图中倒数第八组数字就是本期头等奖。小刘拿着这张新收到的截图,随即上网查询。对比后发现,开奖信息和小菲给出的数字完全相同。没过多久她故技重施,这次的开奖号码也全中。小刘对小菲深信不疑,同时也懊悔自己错过了两个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

又过几天,小菲问小刘想不想合作。对方表示只要小刘交点“信息费”向团队申请名额,通过后就能在开奖前得到60组号码,中奖号码肯定就在其中。中奖后两方分成,小菲团队拿六成,剩下的全给小刘。不费什么力气就能“赚”上百万,小刘心动不已。他身上没有存款,只好四处借钱筹齐2800元,当即打给对方。

按“内幕消息”买的60注彩票全没中

几天后小菲发来一张号码截图,小刘按照上面的数字,一口气买了60注双色球。“这期开奖后,我一个一个号码对,眼睛都看花了”,小刘表示,来来回回核了好几遍,连个末等奖都没沾边。

他赶紧上微信找小菲“求救”,才发现已经被对方删除好友。小刘重新申请加她,小菲不仅几次拒绝了他,还在回绝理由上写道:网上都是骗人的。这下小刘才恍然大悟自己中了圈套。原来,每期开奖前后,对方发来的照片并不是同一张,两张图上只有开头、结尾几组数字相同。而开奖前小刘收到的号码,没有一组能中奖。

民警梳理了这类骗术的套路,嫌疑人通过网络寻找行骗目标。待受害人放松警惕,给他发送双色球中奖号的“预言图”。此时图上的号码是对方胡编乱造的,跟开奖数字并无联系。等开奖后,嫌疑人再将当期的中奖号码编进图里发给受害人,冒充之前的“预言图”。由于图上有60注号码,小刘嫌麻烦没有把两张图放一起比较,只看了个大概,误认为是同一张截图。

手持“股市内部资料”为何不自己发财?

警方表示除了彩票,不少股票投资也在网上出现所谓的“宝典”、“秘籍”。这些内幕消息的真假,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如果真掌握走捷径的门道,为何这些人还要在网上售卖“内幕”,而不是拿着“内部资料”自己发财?

今年12月份,一市民在网上认识了一家证券公司的“员工”。对方称公司有股市的内部关系,能帮忙推荐“只涨不跌”的股票。男子在证券公司“员工”的忽悠下,先后共向对方汇款2.38万“合作费”。对方收钱后,随即将他拉黑。

通过分析研判,民警发现除了市民上网搜寻“内幕”,随着通讯网络的兴起,一些不法分子开始通过微信、QQ主动申请好友,借着网聊博取信任。这种“找上门”的诈骗很容易使人降低戒心,被牵引一步步跳入圈套。


2 ]1 C7 a% t9 ^2 M! G: o, m. D
# L* Q6 `0 i8 V

* E/ W# I( J! E4 ?1 h

记者从警方处获悉,这类不法分子的微信或QQ有一定相似处。一来他们聊天语气热情主动,会有意无意中透露自己的工作信息;二来,此类人的头像很少用自己照片,极少发布私人信息,朋友圈或空间的内容多和工作有关的励志类语句;三是聊熟之后,不法分子开始抛出“内幕消息”的诱饵,而得到这些消息必须缴纳“合作费”、“信息费”等费用。

“网上都是骗人的”这个连骗子都懂的道理,却经常有人上当。警方提醒市民们,不要因急于发财,抱着侥幸心理轻信网络上的“内幕消息”。屏幕后头躲着的是真“权威”还是诈骗分子,我们不得而知。


8 Q# U1 p+ [" {1 G1 W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6-19 00:19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038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