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3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西扶绥渠黎:揭开“岜芒朝”神山的文化秘密

[复制链接]

7661

主题

8191

稿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0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16:49: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广西扶绥渠黎:揭开“岜芒朝”神山的文化秘密
图/稻神王山(岜芒朝)远眺
   传播网讯(蓝天 覃勋)为了揭开“神王山”的秘密,4月20日,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专家组在扶绥县渠黎镇碧计村岜宁屯,进行骆越祖居地文化田野调查,发现了各类文化遗物地点,特别是古骆越人稻祖神的文字遗存,破解了“岜芒朝”神山的文化密码,碧计村被认定是古骆越稻作文明的又一重要发源地。
   2024年起,为了赋能助力壮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先后开展了对骆越祖居地文化康养资源田野的调查。扶绥县渠黎镇因为是中国野生稻基因多样性的中心,又发现了旧石器时代舂稻谷的陨石舂臼,因此被列为调查的重点地区。在碧计村岜宁屯,一座壮语称为“岜芒朝”的石山,引起了专家组的注意。“岜”在壮语中意为石山,“芒”意为“神”,“朝”为王,“岜芒朝”意为“神王山”。“岜芒朝”山势座东北向西南,西南面曾是野生稻广阔分布的汪庄河湿地。
图/专家组发现古骆越岩画文字图案
   获取考古密码似乎近在咫尺。为此,专家组一行不畏艰险深入“神王山”中的密林调查,在一处山崖发现了一组赭色的岩画图案。古人通常把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用草把或鸟羽蘸上,在天然崖壁上直接刷绘出神奇的画作。“初识壁面认前朝,色自丹丹迹未凋。鬼斧神工输技巧,风吹雨打犹鲜妍。”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经过如此久远年代的风吹日晒雨淋,壁画的颜色仍然鲜艳夺目,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谜团。
图/骆越古岩画文字“芒”(神)字细部
   从现场发回的图片来看,该岩画图案造型独特,构图饱满厚重,风格简洁质朴,色彩历经千年风雨洗刷依然鲜艳夺目。专家初步推断,从岩石上斑驳的程度分析,这一赭色的岩画图案,理应比左江沿岸的花山岩画年代更为古老。其中一个人形符号最为清晰:她的两手和左江岩画双手上举的形像不同,是双手向下握拳,两手旁各有一点,使图案更为抽象,如同一个“雨”字。这个字在水书字典中有记载,读音为“芒”意为“神”。这个古骆越文字“神”字的标识,表明“岜芒朝”在古骆越时代就是备受先人膜拜的神山,使我们得以一窥过去在中国南方盛行一时的原汁原味祭拜仪式。
图/图为岜宁屯稻神庙
   专家组在岜宁屯考察期间,还发现了一个供奉稻神“谷母夫人”的庙宇,在壮族民间信仰中稻神“谷母”又称“娅王”。这座庙宇的柱础虽然是明代风格,但是稻神“娅王”崇拜的年代可以追溯到骆越时代。
图/三哈屯岜赖骆越根祖祭祀遗址
   壮族著名古籍《布洛陀经诗•唱郞汉》中就有“大田娅王造”“鸭鸡祭娅王”的记载。无独有偶,碧计村在壮语中的意思就是“鸭鸡村”,鸭鸡祭稻神是岜宁屯的古老习俗,稻神“谷母”就是“娅王”“芒朝”,“岜芒朝”就是稻神王山,岜宁屯是骆越稻作文明的纪念圣地。
图/岜宁屯掠影
   业内人士认为,碧计村三哈屯的“岜赖”山是骆越岩画的根祖地,三哈屯又是104岁的红军老寿星吴西老将军的故居;骆越根祖地文化、长寿养生文化的双重叠加,以及荡气回肠的岜宁骆越稻作文明纪念圣地,堪称是乡村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乡村“文史+”记忆产业发展重要的开发对象,亦是新时代助力赋能“乡村振兴”重要文化富矿资源。

* i% Z* j4 E% L: J( [: l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6-9 03:28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038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